4號位的傳承與更迭:聊一聊球員時代的哥迪奧拿與布斯基斯|靴室笑談社

前言
4號位單防中是巴塞足球一種固定且莊嚴的傳承,如今巴塞4號位的把持人為布斯基斯,開山鼻祖則可追溯到哥迪奧拿,也正是後者,把前者帶到了足球之巔,堪稱名副其實的「師徒」。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兩人。
【哥迪奧拿】
與那些單單在教練席上揮斥方遒而職業生涯並不出彩的主帥相比(諸如摩連奴、高普等人),球員時代的哥迪奧拿便是一名頂級防中,球迷冠之以「魯營國王」的稱謂。
1.天生的4號位——穿透性傳送與死球
技術特點上,拋卻養傷階段,哥迪奧拿先後在告魯夫、卜比笠臣和雲高爾三任名帥手下承擔中樞重任,並非浪得虛名。
球員時代的哥迪奧拿雖說身體硬度一般,也不以大範圍跑動著稱,但在足球智商上很有造詣。他閱讀球賽形勢能力強、踢球思維簡潔清晰,極其擅於尋找中場線與後衛線之間的真空區域接應隊友,在靠後的位置以過度銜接和向兩邊分球為主要方式,策動著整支球隊的運轉。
(告魯夫曾戲謔哥迪奧拿的速度和跑動能力)
相較後輩布斯基斯更善於短傳梳理的維穩思路來講,哥迪奧拿的長傳造詣更深、穿透性更強,向前的高空長傳和45度斜向過頭傳送貫穿著哥迪奧拿的職業生涯,切實在4號位上做到長短傳結合、有的放矢。再加上相比於布斯基斯更強硬的腳頭,哥迪奧拿還有一手處理罰球的功夫。
2.團隊型的防守習慣
防守上,哥迪奧拿的思路與布斯基斯的區別不可謂不大。布斯基斯擅於前壓組織高位防線,但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由於守門員可以手接回傳球,各隊並不如今日般採取激進的高位壓迫戰術,哥迪奧拿防守成功的畫面多數集中在與隊友的共同協防中,利用左右隊友的鉗制,適時地出腳上搶截下球權,這同樣是球商高超的體現。
不過受限於身體不夠強、覆蓋範圍和狠勁有限,哥迪奧拿與布斯基斯一樣,經常成為對手的著重打擊對象。1992年的歐冠決賽,哥迪奧拿在下半場一次回防中冒頂,文仙尼機敏的將球送交禁區內無人看管的維埃里,若不是維埃里羞赧於笑納大禮,說不定巴塞首次捧起大耳朵杯的時間將再次延後。
3.「拉馬西亞轉圈」沒有練滿
再說哥迪奧拿的腳下技術,雖說在他身上也能見到拉馬西亞轉圈圈並可以應付一般局面,但哥迪奧拿first-touch的質感和動作的嫺熟度,遠沒有後來的沙維、恩尼斯達和布斯基斯那麼精進。
(歐洲足協盃四強面對謝拉特的逼搶,哥迪奧拿並未如布斯基斯般從容擺脫)
4.時代的特徵
哥迪奧拿的成長年代,一是由上文所述門將可以手接回傳球,致使不存在激進的高位壓迫防守,對手對於中後場空間的封鎖相對寬鬆,哥迪奧拿便可以在腳下技術稱不上精細的前提下在中後場的大空間下存活;二是由於彼時大行其道的自由人戰術,哥迪奧拿在中後場的拿球權重不如後來者。
展開來講,彼時的巴塞夢一隊有三位超級巨星壓陣,鋒線的史岱捷哥夫(基沙文+迪亞高哥斯達合體)、中場的米高勞特立(恩尼斯達的高大風騷版本)以及後衛線上的朗奴高文。朗奴高文當時在隊中除了死球和後上攻門極其勁道之外,還堅持著自由人踢法,即向前送出直線、過人突破或者大範圍轉移,都集中在朗奴高文一人身上,與以承擔過渡性傳球為主的哥迪奧拿相比,朗奴高文才是那個決定進攻方向的後場核心。
綜上,初期的哥迪奧拿是一名擁有一技之長的綠葉球員,與費拿(Albert Ferrer)、桑卡路士(Juan Carlos)、蘭度(Nando,此子在溫布萊拿下大耳朵盃後隨即出走皇馬)、拿度( Miguel Ángel Nadal)、沙治(Sergi)、阿摩(Guillermo Amor)等人一道,拱衛著朗奴高文這朵巴塞夢一時期的中後場王者。當朗奴高文逐漸老去,橫移龜速的缺陷一再被對手針對而回歸鬱金香國度後,夢一隊的後場體系也隨之崩塌。之後圍繞著哥迪奧拿重建、卜比笠臣與雲高爾先後粉墨登場的故事,限於篇幅,我們有機會再細講。
(歐洲足協盃四強利物浦vs巴塞陣式圖,當時哥迪奧拿已經是名副其實的4號位組織者)
【布斯基斯】
坊間對布斯基斯的討論過多,這裡長話短說,筆者直接下定義。
1.天使與魔鬼結合的競技特點
Busquets Vs Racing de Santander en su debut,hace 10 años el 13/9/2008.pic.twitter.com/yEZOLXW5iq
— Todo Guardiola (@TodoGuardiola) 2018年9月13日
布斯基斯在2008年9月13日首次為巴塞隆拿上陣,對手為桑坦德
如果說古列治、朗尼、維達爾等人是那種六角形球員,布斯基斯則是在某些技能無窮大、另一些素質又沒有下限的非典型球員。他的first-touch、身體協調性、接球銜接轉身、原地控帶、直線傳送、前頂壓迫意識,都是這個星球上最頂尖的存在。如果說阿根廷國家隊在馬斯查蘭奴和比基利亞身旁安置一個布斯基斯,說不定美斯早已結束了洲際大賽零冠的尷尬。
但在對抗強度、橫移速度、回追積極性、爭頂高球等方面,布斯基斯又根本不像是一個拖後防中。
當夢三把傳控演繹到極致,布斯基斯是支撐「10、J、Q、K、A同花順」最好的那個「10」;但當巴塞陷入混亂、球壇整體風格回歸平衡時,布斯基斯又無力獨當一面,需要球隊頻頻調配資源去保護他,此時又讓人感歎終究只是個「10」。
2.激進的防守思路
巴塞的防守體系常年處於羸弱的邊緣,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布斯基斯激進的防守思路。在球隊由攻轉守一瞬間,布斯基斯經常性的前頂防守組織高位壓迫防線,當球隊陣型處於縝密狀態,布斯基斯可以與隊友一道封鎖空間,用他的大長腿截下球權。
但當身邊隊友沒有條件做到快速集結,布斯基斯的防守思路缺乏妥協和持久為身後中堅提供身前屏障這一說,仍然是一味激進,放掉自己的位置孤身向前,對手一旦通過他的防區,巴塞的兩閘就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中堅則需要拉出來四處救火,拉出來的位置又被其進攻人利用,以此惡性循環下來,造成巴塞防守體系的常年羸弱,而布斯基斯本人此時基本在回追的緩慢路途上望球興歎。
(代表性片段:面對拉美拿中路盤球推進,布斯基斯基本無力干擾。在這次防守前布斯基斯剛剛完成了一次衝刺回追鏟斷,但隨即就出現了受傷的現象。可以看出本就運動能力平平的布斯基斯目前的身體狀態無法支撐起他在後場的多次衝刺覆蓋,在一對一缺乏保護的情況下容易成為木樁。——林中落夕)
如果說暴露出中堅單挑的防守不是好防守,那麼巴塞的中堅常年都需要拉出來與對手單挑,這也是為什麼佩奧爾、馬斯查蘭奴、烏迪堤、朗格勒這些中堅換了一茬又一茬。
3.時代雙刃劍
如此景象都可以理解,布斯基斯與哥迪奧拿的年代相比,中後場的傳接套路極大豐富,被壓迫次數陡增,防中也要不俗的腳下技巧去拆局和解局。此消彼長的是對手進攻套路也極大豐富,防中的防守能力需求也在陡增,哥迪奧拿的年代面對那些不經思考的高空長傳還有避重就輕的緩衝空間,現在這個縱使是西甲中下游球隊也擁有著精細進攻套路的年代,布斯基斯對於球隊整體平衡來講就是切切實實的雙刃劍。
如何應對這把雙刃劍,華維迪已在近期給出了他的答案,即,跳出4號位單防中的固化思維,增配防守人員構建4-4防守體系。得到資源進一步偏移的布斯基斯,也在歐聯四強首戰利物浦的大勝中有精彩發揮。
【結語】
有趣的是,造就如今球壇存在大量類似於布斯基斯這種雙刃劍球員(長板卻遠遜布斯基斯)的始作俑者,或者說布斯基斯這類球員存在的土壤,恰恰是哥迪奧拿培育出來的。
最後,哥迪奧拿和布斯基斯,體現出4號位的一些特質,也反映出足球時代的差異,儘管4號的要求隨著現代足球的發展又有了新的變化,但他們兩人,註定要在足球發展博弈史上留下各自濃墨重彩的一筆。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