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鋒的困局,主角變配角|小陽

前鋒,從來都是決定勝負的主角,但在今屆世界盃卻由主角變配角,發揮空間有限,數位星級前鋒表現不似預期,就連神射手獎得主的入球質量亦可能是歷屆最低。究竟一眾單前鋒,中鋒,以至雙箭頭,在今屆世界盃發生什麼事?

 

單前鋒的困局

鑑於近年球壇訓練模式偏向注重多功能化,前鋒除了背身護球,搶點,回後策應,前場迫搶等基本要求之外,亦需具備在邊線與禁區之間的游走能力,又要懂得跟隊友短傳配合。由於前鋒的位置經常遠離球門,入球就交由能夠在邊路突破和內切起腳的翼鋒,或具備一定傳送和遠射能力的前場多面手負責。如是者,球隊不再需要依靠前鋒才能取得入球,分散入球點,前場多點開花,已成大勢所趨。只不過,並不是每位單前鋒都能符合上述要求,特別在身體對抗激烈的世界盃賽事。

– 加比爾捷西斯(10次起腳,0入球,1次助攻)在陣地戰面對緊密的防線忙於跟中堅糾纏,戰術安排上負責牽制對方守衛,為身後的尼馬和古天奴製造空間起腳,間中亦會拉邊讓隊友入攝禁區攻門。

– 基沙文(22起腳,射入4球,3次助攻)在今屆賽事的位置遠離禁區,負責串連中場至前場,必要時左邊邊線盤帶和傳中給基奧特埋門,近似一名前場推進器多於前鋒。

– 添姆雲拿(7次起腳,0入球)礙於身形所限,加上踢法上更需要空間爆破,長期在禁區等待隊友傳送亦浪費了拉扯作用,故此走向邊線發揮反而更得心應手。

– 阿古路的個案比較特殊,由於阿根廷前場以美斯為核心,隊友很多時都只是回傳走位,讓美斯突破再分球,令阿古路在本屆賽事的發揮機會有限,對冰島時被對方的密集防線重重包圍,對克羅地亞時觸球次數只得16次,貢獻有限。只不過,阿古路在有限度的出場時間下(2場正選)仍能在6次起腳中射入2球,都總算「盡力而為」。

上述4名身高181cm或以下的前鋒,一直以個人技術,變速突破和埋門把握力作為賣點,但在今屆世界盃卻不約而同地因遷就球隊戰術而犧牲了自己最擅長的一面,當中加比爾捷西斯和添姆雲拿更加「食白果」。基本上除了基沙文因需要遠離禁區串連中前場關係,而獲得更多機會發揮之外,其餘3人都未能一展所長。主因是身形不足,在陣地戰時位置貼近18碼區,經常受到中堅的身體碰撞而失去控球權(有時候甚至二人夾擊),就算隊友的傳中或直線傳送再準確,亦難以越過密集防線。



高中鋒比單前鋒更適用?

相比起靈活型的單前鋒發揮空間有限,一眾身形高大的中鋒在今屆賽事的戰術價值相對較高。 – 縱使在整屆賽事1球不入兼未有1次射門中目標(13次起腳,9次偏離目標,4次被對方封阻),但基奧特在陣中的價值就是是唯一一位能夠在前場利用身體優勢爭奪高空第一點和護球,提供支點作用,包括護球和分球,甚至作為第一人回後至中場區域迫搶對手,非常適合領隊迪甘斯今屆的戰術,亦可以說沒有基奧特的話,法國隊前場運轉也不會暢順,情況就如首場對澳洲一樣混亂。

– 迪蘇巴(射入3球,2次助攻)擁有絕對的身高優勢,制空力強勁,場均8.2次爭頂成功更是今屆世界盃之冠。迪蘇巴的情況跟基奧特相似,同樣在首場賽事以後備身分入替,同樣立即由Plan B變Plan A,在前場提供護球和開山劈石作用,亦是中場線防守的第一點。但不同之處在於主場出戰的迪蘇巴發揮比較「放」一點,遇上「五五波」時全面衝擊對手,又曾經對埃及時射入一個美妙入球。

– 盧卡古的身體條件在面對美洲和亞洲球隊時擁有巨大優勢,非常適合直接了當的傳中衝頂,又能利用身形和短途爆發力頻頻在邊線和中路製造威脅(8強對巴西的上半場)。只不過,接應傳中時慣性躲在遠柱等待皮球的壞習慣局限了盧卡古爭取入球的板斧,又頻頻失機。幸好身後還有兩位世界級進攻多面手夏薩特和迪布尼不斷創造機會,才令比利時得以維持穩定的入球量。 只不過,並不是每位高中鋒都能長期保持高水準。

– 迪亞高哥斯達在首場賽事對葡萄牙大發神威,由爭奪高空第一點,到以一己之力完成護球和轉身抽射,再加上強大牽制力和震懾力,迪亞高哥斯達的表現令球隊在前場得到一個強力支點。只可惜,迪亞高哥斯達其後對伊朗和俄羅斯都受制於對方的密集防線,經常在二人夾擊和貼身緊纏下失去控球權,高空爭奪優勢亦減退,貢獻有限。

– 伊朗王牌阿斯蒙制空力不錯,場均7.3次爭頂成功排第2位,但整體表現令球迷失望(最近更宣布退出國家隊),在控球後無論傳送或盤帶都猶豫不決,導致人快波慢,對摩洛哥時又出現單刀失機。此外,球隊的反擊組織混亂,三叉戟阿斯蒙,查漢巴克殊,安沙列法特的傳接配合強差人意,經常自行中斷攻勢,令球隊很快又再受壓。

– 作為當今其中一位最佳中鋒,利雲度夫斯基無論在背身接應後場長傳,抑或側身控定傳中球後避開對方再起腳,都展現出一流的控球技巧。只可惜目標太大,加上身後隊友(米歷克)幫助有限,創造力不足,又經常被對方一對中堅輪流壓迫,令利雲度夫斯基始終未能破門。

值得注意的是,一眾能夠在今屆賽事發揮出色的高中鋒都是身體較為強壯的一群(迪蘇巴,盧卡古),而身形高瘦的(利雲度夫斯基,阿斯蒙)就較易受到守衛夾擊而失去控球權,這亦體現出世界盃的身體對抗激烈程度不下於高水平聯賽。



雙箭頭又如何?

今屆賽事共有9支球隊先後起用過雙前鋒陣式(4-4-2/3-5-2)。當然,細緻一點的話,可以演繹成3-5-1-1(英格蘭),但這裡概括以雙箭頭陣式作為分析對象。

毫無疑問,烏拉圭的蘇亞雷斯x卡雲尼,是今屆賽事最強的雙箭頭組合。兩人經過漫長的球季後,借分組賽慢慢催谷狀態,直到16強迎戰葡萄牙時大爆發,當中第一個入球更突顯了兩者的傳射技術,功架十足。卡雲尼在右邊對角長傳給左邊的蘇亞雷斯後,立即衝入禁區,而後者控球後等到適當時機才長傳入禁區給遠柱的卡雲尼頭鎚頂入。 此外,兩人在今屆賽事的分工亦有不同,卡雲尼不斷透過大範圍跑動協防和拉扯對手,而蘇亞雷斯則主要在前場利用個人技術護球,跟隊友短傳配合,以及尋找起腳空間。 烏拉圭的雙箭頭組合經過多年合作,默契和大賽表現當然有所保證。只不過,其餘8對組合就各自因為不同問題而影響表現。

錯配組合

葡萄牙沿用4-4-2陣式,王牌C朗拿度的箭頭拍擋由蘭尼換上新秀基捷斯,但後者明顯未能適應新位置(慣性擔任左翼),導致提供不到拉扯作用,令C朗拿度接應傳中時經常被圍困。而當C朗拿度離開禁區時,隊友的傳中球就變得毫無威脅。

哈利簡尼雖然奪得神射手,但卻受制於球隊戰術上的安排,更多時墜後至中場協助組織,而最前點位置就交由史達寧作高速快放。只可惜,修夫基如此安排不但令哈利簡尼遠離球門,浪費射術,亦因為哈利簡尼不擅組織策動攻勢,頻頻斷球,導致反擊不成,防線受壓。



單打獨鬥

非洲兩支代表塞內加爾和尼日利亞的領隊在首場賽事中察覺到中場缺乏playmaker的情況下,前場推進困難,於是便變陣改用雙箭頭(尼安x沙迪奧文尼,梅沙x伊恩拿祖)。但是,由於球員亦需時適應,導致兩者之間互相配合的次數不多,更多時借助隊友牽制對手,而自己則單騎直闖,當中梅沙對冰島時就單人匹馬射入2球。 至於韓國則因為在首仗不敵瑞典後,形勢所迫才變陣對墨西哥,由具滋哲夥拍孫興慜攻堅,但整場賽事的反擊組織非常混亂,各自為政,射門偏離目標,而孫興慜在最後關頭遠射破網亦只倚靠個人能力。

 

能力所限

在瑞典國家隊合作已久的托禾倫和馬古斯貝治,於今屆賽事暴露了門前把握力嚴重不足的問題,當中16強對瑞士和8強對英格蘭最為關鍵,亦是瑞典未能再進一步的主因。

急切搶分的冰島在第二場分組賽以芬保加臣和保特華臣組成雙箭頭,但面對尼日利亞的3中堅組合顯得力有不繼,腳下功夫粗糙令兩人難以在重重包圍下突圍,芬保加臣只得2次起腳機會,保特華臣更錄得零射門。

發揮空間有限

場場變陣的阿根廷就在分組賽最後一輪由美斯夥拍希古恩,一高一矮組合本來非常適合雙箭頭踢法,但兩人貌合神離,互相配合次數不多,美斯繼續主宰攻勢運行,希古恩在缺乏供應下發揮機會不多,全場6次斷球,高空爭奪更只得1次成功,兩人未能擦出火花。

在備戰時間不足一個月的情況下,起用雙箭頭本希望互補不足,強化前場反搶壓力,但默契,球員適應力和其他隊友的配合是否足夠等因素亦不能忽視。因此,在今屆賽事發揮出色的雙箭頭組合其實不多。



新世代足球產物

既然單前鋒因戰術所需犧牲自己埋門能力,中鋒受身形限制,雙箭頭磨合需時,球隊的進攻核心便由最前點後移至邊路。

一眾在今屆世界盃發揮空間較多的攻擊球員,大多是位置遠離禁區,慣性由邊路控球再內切,例如美斯、夏薩特、尼馬、古天奴、麥巴比、基沙文、佩列錫、列比治,羅辛奴,而且大部分都能傳擅射,變速突破,邊中皆能。(雖然哈利簡尼和盧卡古佔據射手榜前3位置,但平心而論,他們的角色未至於成為陣中關鍵)

互相牽引

前鋒在禁區內受制於對方密集防線,發揮有限,但其實亦牽制了對方守衛,讓翼鋒得到更多單對單局面,兩者在戰術上相輔相成,互相牽引。換轉角度,假如沒有個人能力或身形出眾的前鋒,對方防線便會順勢推前,兩閘跟兩翼收窄,翼鋒的突破空間亦減少。

前鋒,在足球發展過程中大部分時間都擔任主角,但在近屆世界盃已經「退位讓賢」,交由前場多面手獨領風騷。(對上一次由前鋒擔任主角的世界盃已經要數到2002年)

究竟前鋒由主角變配角的局面還要維持多久?絕對值得深究。

您可能也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