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聯白禮頓戰術分析:意外、調整、底蘊|Simple Football Analysis
由23/24賽季回到英超賽場,白禮頓遠道曼市作客奧脫福球場。主隊的曼聯開季不順利,雖然擊敗狼隊和諾定咸森林,但先後敗給阿仙奴和熱刺,更有Jadon Sancho、Antony等因紀律問題避戰,Rasmus Hojlund、Sofyan Amrabat、Mason Mount亦在加盟後面對大大小小的傷患未能即時融入球隊,陣中主力亦未提升至最好的狀態。如何在意外和人手所限下作調整,揚長避短將會是留意Ten Hag戰術的看點。
而客隊白禮頓開季擊敗了盧頓、狼隊和紐卡素,但卻大敗於防守紀律的韋斯咸手下,加上上季大敗同樣以防守反擊為賣點的愛華頓,這點亦令眾曼迷紛紛提議以堅守防反的戰術應付狀態不錯的白禮頓。
順帶一提一下,筆者亦有幸參與和曼聯迷高生在體嘢的聲音導航直播節目,在節目中筆者亦和高生談論過有關這場比賽的大小細節和議題,若然大家有興趣亦可多多支持體嘢的節目~
【出場陣容】
主隊曼聯因Sancho、Antony等的缺陣,右閘正選Aaron Wan-Bissaka亦因病狀態受限。而為要應付主攻的白禮頓,Ten Hag在正選名單上作出了不少變動,包括兩閘起用Sergio Reguilon和Diego Dalot,中場位置亦加入在國家隊狀態火熱的Scott Mctominay,由亞特蘭大加盟的丹麥前鋒Hojlund亦正選上陣,在陣式上亦有轉陣之嫌。Alejandro Garnacho、Facundo Pellistri、Hannibal Mejbri和Anthony Martial等均於後備席上待命。
客隊白禮頓方面,厄瓜多爾左閘Pervis Estupinan因在國家隊連踢兩場而被De Zerbi安排休戰,右翼Solly March亦因小傷被安排先行休息,兩者均沒出現在名單上。而因今週四將迎來海鷗主場迎戰AEK雅典的賽事,De Zerbi亦在正選陣容上作出輪換,4-2-3-1陣形中包括有右翼鋒由科特迪瓦右翼Simon Adingra出戰、大傷復出的Tariq Lamptey出任左閘,中場亦以Mahmoud Dahoud取代在蘇格蘭連番征戰的Billy Gimour、Danny Welbeck取代有傷在身的Evan Ferguson、老將Lallana亦代替Joao Pedro披甲上陣。
【曼聯的變陣.白禮頓措手不及】
由熱身賽到開季四場,曼聯均以4-2-3-1出戰,但或受限於翼鋒的人數短缺,這場的曼聯竟選擇轉陣4-4-2菱形中場,中場結構由Bruno Fernandes居中,Christian Eriksen和Mctominay一左一右,以及Casemiro逗後形成。
4-2-3-1 —— 或防守時通常會轉換成的平行4-4-2 —— 和4-4-2菱形中場不同之處,在於4-2-3-1有兩位天然的邊線球員,中場只有2位前鋒+2位防守中場,故在中路的防守相對較為薄弱,而菱形中場就相對在中路有更密集的層次和人數保護,理論上亦相對較易剋制白禮頓以兩位10號在輔位屠殺Casemiro的做法。不過,這樣的轉陣亦有可能只是純粹考慮到沒有一位戰術執行力強的右翼,故Ten Hag放手一搏,決定相信Mctominay而改變陣式。
而這樣的轉陣亦的確令白禮頓帶來麻煩和困惑,造成了兩個麻煩:
一):進攻問題,在原本設想於面對4-4-2/4-3-3的防守陣形,對手踢出來卻變化成中路極為密集的形態,不僅兩中堅均被壓迫,兩位中鋒均被曼聯中堅貼身防守,兩位防守中場Gross和Dahoud亦被Bruno和Eriksen緊盯,遠邊閘位內收的話還有Mctominay防守。而曼聯的理想情形是以利用Hojlund向左邊弧線迫搶,引導白禮頓向邊路推進,再透過Rashford、Eriksen、Reguilon、Lisandro和Bruno的橫移盯防將白禮頓壓縮在邊路,Hojlund、Casemiro和Mctominay則成為外圍的包圍網,防止白禮頓逃離迫搶區域。
圖:在白禮頓平常使用兩閘內收的情況下,曼聯新陣能達致封鎖兩邊輔位的效果
圖:當球進入邊路,曼聯的理想迫搶形態
圖:Hojlund向左引導Steele向左傳,同時Bruno和Rashford跟隨其方向防守
圖:曼聯成功在邊路包圍白禮頓
二):防守問題,由於轉陣後曼聯再不是以兩翼的姿態出現,而是有四人迎戰白禮頓的兩位防守中場,加上適時回撤的Hojlund和Rashford,中路會出現極大的人數劣勢,令曼聯常會出現自由人。而且,曼聯亦針對性地以快速長傳突襲兩閘壓上的空位,故若讓他們拉滿弓放出長傳麻煩就大了。
在防守上,白禮頓以其中一位外線球員跟隨曼聯的8號進入中路,故常見Veltman內收中場跟隨Eriksen(故有人批評他的效率筆者有點意外),或防守外線的Dalot只有一人進行極限防守。不過,曼聯對此亦有解決方法,那就是以「去位置化」模糊場上的站位,拉散對手的防守陣形,再以個人能力製造靈光一閃的機會。
圖:白禮頓兩閘需要內收防守曼聯兩位八號
圖:曼聯兩位前鋒會拉開兩側攻擊二閘壓前留下的空位
圖:曼聯中場回收球權,Casemiro沒有位置天然上的防守者
圖:Lamptey內收中路預備反搶,而Casemiro決定長傳予Dalot進攻該空位
圖:Dalot成功扭過Mitoma傳中,Rashford在十二碼點撞射被封出
圖:白禮頓反搶失敗,球權經Eriksen和Casemiro傳到Bruno腳下,Gross進退兩難
圖:Bruno將球傳到Veltman身後空位找Rashford
圖:Rashford擁有大量空間和時爆破,最終傳中Hojlund未能及時到達
【白禮頓的回應.曼聯的手足無措】
曼聯的變陣的確為白禮頓帶來麻煩,但回想一下,曼聯的變陣成功是建基於幾種前設之下:
一)迫搶能夠引導白禮頓到兩邊,並壓縮空間
二)迫搶包圍網需要眾人的橫移覆蓋(Eriksen、Bruno、Hojlund、Mctominay等)
三)進攻要出現錯位,並有準確的轉邊和精準處理
而針對這幾種前設,白禮頓作出了回應。
針對第一點,在曼聯以雙前鋒作第一線迫搶的基礎,身後第二線必然只有Bruno應付Dahoud和Gross。在曼聯的設想中,在迫搶未發動前是以Eriksen負責該位置,從而引導球傳向Veltman,再到該區域包夾。不過,由另一種角度看,若果Casemiro不能協助下,Eriksen本質上是以一人同時敵Veltman和Gross二人,故只要放大在原本4-4-2菱形中場防守體系中的「人數優勢」,白禮頓就有「逃出生天」的機會。
圖:曼聯左路的以一敵二
圖:由門將Steele的直接長傳找Veltman,而由於Eriksen原本版安排防守Rashford身後的Gross,前壓的Veltman基本上是沒能守住。在Welbeck、Adingra的牽制下,Casemiro、Reguilon等都無力抽身。
由於曼聯防守的首要目標是要封鎖白禮頓的中路,而Dahoud必然會立於中路(兩位前鋒身後),所以必然會是Bruno首要的防守對象。很多人會稱白禮頓的解法是由兩閘拉邊,這種說法沒錯,但重點在於如何分割曼聯的防守體系,以及放大他們等漏洞,而只有在Gross的策動和牽制下,Veltman才有「自由之機」。
圖:前鋒身後,Bruno以一敵二
圖:Dunk的斜傳找Gross,Bruno上前壓迫(因為不順腳無法傳給Dahoud)
圖:Gross回傳給Dunk再傳到Steele腳下,Hojlund立即起動,但Gross這時悄悄地由Bruno身旁後退…
圖:Steele留意到並立即直傳找Gross,Rashford和Bruno均同時被Cancel Out(理論上Rashford是對位Van Hecke的,所以怪罪應是Bruno沒注意Gross)
圖:Gross帶球轉身,而因為防守輔位,保持緊密的關係,Eriksen無法即時包到Veltman的位置,白禮頓成功由曼聯的迫搶中「走出來」
而進入中位防守,套路依然相同。曼聯在這時會將兩位中鋒和Bruno形成第一線,旨於封鎖白禮頓雙防中,三中場橫排堵塞兩輔位和中路,而中鋒回撤則交給中堅上搶負責,但同樣地亦出現漏洞:一)第一線對中堅的用球近乎沒有壓力,令他們可有大量時間看定和誘導;二)兩閘依然是自由狀態,即使理論上邊中場可以橫移防守,但實際上連同橫移距離和球員能力並不能達到目標。而第一個失球就此發生…
圖:曼聯4-3-3防守結構,但持球的Van Hecke沒壓力,線與線之間的Welbeck沒有人盯防,Veltman亦己壓前高於Eriksen(見有人怪Casemiro沒跟Welbeck,但紙面上Welbeck是由Lisandro負責,而且他們都在身後,故Casemiro自然放下心)
圖:Van Hecke準確的直傳找到Welbeck,後者回傳找到Gross,將第一線三人Cancel Out(留意Lisandro沒有上搶)
圖:Gross傳球找Veltman,而因為Eriksen剛去夾擊Welbeck,和Veltman的距離更遠。本在身後的Adingra是Reguilon負責,但他應是留意Lisandro己包到,而令Reguilon決定殺出迫Veltman,但Lisandro在不計Casemiro的情況下已面對一打二
圖:Adingra的前跑為Welbeck拉出空位,並由Veltman的斜傳連結,這時的Reguilon被Cancel Out,Casemiro沒有及時回追,Lisandro實在地面對一打二(留意Reguilon被突破後的身體語言(放大鏡))
圖:Lisandro決定殺出阻止Adingra,但身後的Casemiro沒有補防Welbeck。同時Lallana斜走前柱拉走Lindelof…
圖:Welbeck射門一刻,因為Lallana的假射吸引了Onana守前柱,Casemiro亦完全「放棄」,令Welbeck輕鬆完成入球
另外亦給大家一些白禮頓以走動、佔據空間開發曼聯的前場迫搶:
圖:兩中堅拉開闊於曼聯第一線的寬度,Gross吸引了Bruno,Dahoud和Veltman均沒有人防守,Eriksen以一敵二
圖:Gross吸引了第一線的注意,將球交給Van Hecke曼聯沒有施壓,中堅交給Dahoud輕鬆持球轉身,並沒有人幫助Eriksen,可惜這球Dahoud選擇立即長傳並交失
圖:白禮頓後場拉開,中路的Rashford(換了位)留意到Gross而選擇靠近
圖:曼聯第一線形成三打三,但Dahoud這時跑回禁區頂,Mctominay和Casemiro沒有跟進或提示
圖:Dahoud接應Steele傳球轉身,曼聯五人均無法立即施壓
圖:一次右路突擊,Adingra回傳(留意曼聯全體被拉深)
圖:Veltman接球身旁有Gross,Bruno見況立即起動弧線迫搶
圖:Veltman在Bruno迫到前找到Dahoud(沒人跟),後者再回傳走位的Gross(留意曼聯全體都無法阻止Gross正向對手龍門…)
圖:Gross長傳轉邊,Mctominay難得能參與協防Lamptey,但後面Gross和Dahoud都跟隨壓上,沒有曼聯球員跟隨(放大鏡可看Rashford體力亦接近耗盡,當時為52分鐘)
圖:Mctominay和Dalot協防Mitoma,並由Casemiro對位Lamptey,但Eriksen未能及時覆蓋中路,這時Gross跑入曼聯禁區…(留意Dahoud、Welbeck都在禁區頂沒人看管)
圖:Gross扭過Lindelof和Lisandro完成入球
圖:Gross拉開形成三中堅,曼聯第一線只能集中於左路
圖:Dunk持球時Martial沒有立即施壓,Mctominay只管大叫要求換防,但沒留意Lindelof己壓前包Fati,即身後只剩下Dalot面對Mitoma。Dunk立即直傳…
圖:Lamptey持球突破,Mctominay距離太遠無法阻止,但他和Bruno均沒有全速回防。進入禁區,Lamptey減慢速度,Fati和Mitoma一同加速縱深拉後防線,而禁區頂Joao Pedro沒人盯防…
圖:Joao Pedro完成入球
而面對白禮頓的反撲,曼聯用了很多氣力在防守和橫移之上,同時陣中亦有不少狀態平平的球員,大量的體力消耗亦同時會影響到他們的進攻處理。下半場會有更多中場技術型球員逗得更深用球,再次出現使用靈光一閃的進攻方法,亦有Rashford、Bruno等心急的處理,下半場長傳成功率下降了10%,預期入球亦只有0.32球,這相信對曼聯球迷而言亦應不太陌生。當中有看見曼聯有心思的進攻想法,例如使用Onana的長傳和Hojlund的身位作直接的進攻,再以中場球員後上支援的做法,但右路的無力、Hojlund的背傷、Casemiro的體力和狀態、Rashford的心態都令曼聯的進攻沒有連續性。
圖:一次偶然機會,由Lisandro帶球找到Hojlund,但丹麥小將苦無支援,最終被搶去球權
圖:後場長傳由Mctominay回收第一點,Casemiro走過接應
圖:因Veltman被Eriksen拉走,Casemiro嘗試長傳但不到位,被回防的Adingra回收
圖:Dalot獨力扭過Mitoma,找到回撤的Hojlund
圖:Hojlund轉身長傳找Rashford(因為Veltman跟防Eriksen進了中路,Rashford得到極多的空間)
圖:Rashford決定射門不中目標
【結語.展望】
對於這場「意外又不意外」的賽果,賽後各大球迷對曼聯落敗眾說分紜,有人批評曼聯門將Onana的把關能力,有人質疑Ten Hag臨場轉陣導致球隊攻守失衡,有人道出曼聯球員沒有迫搶的基礎。
關於對門將的批評,的確Onana是有可以進步的地方,但對於球隊防守不濟,將責任歸咎於門將沒有神救,但忽視球到門將撲救前的所有部署和動作,是否對於球隊的要求太低呢?關於Onana現代門將的討論,有人質疑是否需要以用球能力取代撲救能力,但一方面用球和撲救並非二元對立,沒有懂用球就沒撲救的道理,Onana在上季歐聯亞軍的國際米蘭亦有表現撲球和用球的實力,另一方面Onana在曼聯的「低迷」,到底是Onana的能力不濟,還是曼聯的環境無法體現他的特點,這點亦需要分得清楚。
而關於這場比賽,筆者難以判斷變陣是因為戰術因素,還是不相信Pellistri或Bruno踢右翼,但Ten Hag的想法的確過於理想化,4-4-2菱形中場有其好處,但只能在某些前設下才可以達成,而當面對部署設想的形態以外的情況時,新陣防守的問題亦暴露於人前,Ten Hag亦沒有作出補救,只任憑Rashford、Eriksen、Mctominay擺爛,Bruno到處跑但亦徒勞無功的結果。是的,新陣的確有在進攻端帶來優勢,曼聯亦有多次入球的機會沒有把握得到,但考慮戰術不僅要考慮其作用,更要考慮其下限和制肘 —— Eriksen、Mctominay的橫移有很多球迷道出過,但還有Casemiro、Rashford、Bruno等的體力,Lisandro和Hojlund的傷患,甚至曼聯整體迫搶的意識和心態,都會限制執行戰術的完成度和連貫性。De Zerbi其實亦沒有實則解決Rashford頻頻在邊路進攻的威脅,但曼聯因為各種心態崩盤,體力不繼的原因未能好好術用,而久久未能打開紀錄,球隊還先落後,不斷被對手突破部署,需要球員以體能補救,領隊還沒有作出調整,這點對於心態和根基脆弱的曼聯,是否可以承受得到?
對於曼聯是否現代化,曼聯球迷當然會贊同,希望擺脫以往的混亂,因此對帶來「希望」的Ten Hag自然有很大程度的包容,甚至有禁止別人批評Ten Hag之舉。然而,由Ten Hag上任以來曼聯的進步是否足夠,曼聯常被批評的易崩的心態、疲弱的體力、欠缺迫搶的基礎,這些在Ten Hag手下是否有進步,甚至Ten Hag的戰術調度和保持下限的能力,亦是他在過了上季的蜜月期,迎來低潮時面對的考驗。以及,球迷亦可去觀繫和思考,曼聯多年都面對相似的問題,但不斷妥協去換取成績,妥協的覆度是否合理和有益,與能否建立足夠的底蘊亦是曼聯需要思考的根本性問題。
關於白禮頓,這場雖然是超出了De Zerbi賽前部署,亦令白禮頓略有不順,但Ten Hag的部署還要比Eddie Howe還要天真,面對臨場調整還要沒下限,故難度並不比紐卡素一役為高,但同樣的說法,大勝未必是進步的反映,但必然可以提升士氣。球員執行新的防守戰術很到家,而球員方面Lamptey和Adingra雖然略有粗糙,但均貢獻助攻,而Van Hecke再次零封對手當家射手,相信更能提升對他的信心。不過,筆者略有不滿意Dahoud的表現,德國中場常太快將球傳出,未有跟隨球隊的節奏行事,達到De Zerbi Ball誘導對手,層層擊殺的要點,亦多次見Steele、Lallana等提示他要減慢節奏,亦反映他和Gilmour的差距。
而有趣的是,這場在各大足球數據網站,Mitoma的評分是全隊最低的,在Sofascore上甚至是紅字的5.9分,這點相信和他錯失機會,盤球失敗的原因。不過這場他在無球上貢獻了一次縱深防線造就Pedro的入球,和上一場Ferguson第二球中他的活動一樣,似乎會是De Zerbi活用他足球智慧和有球威脅的新招式。然而,Mitoma這場沒有被換出,相信體力方面必然再加消耗,故在週四歐霸的賽事很大機會會以這場出任前鋒的Fati出任,還是Adingra回左翼,March或Buonanotte擔起右翼,為他爭取休息的機會。
文字有價,若然大家認為SFA的出版亦不錯,不妨多多Like,Comment同Follow專頁~
www.patreon.com/SimpleFootballAnalysis
感謝各位閱到此的讀者,文筆冗長,還請見諒。
資訊浩瀚;東張西望。
竭盡所能;深入求真。
企高一格;全新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