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SportsYeah 體嘢

【2022世界盃】阿根廷分組賽表現總結|論足球

阿根廷世界盃頭兩場表現未如理想,主因之一是體系的不平衡。這與盧些素因傷缺陣息息相關。史卡朗尼無法沿用三十六場不敗的藍圖,逼不得已作出調整。而首兩仗的應對方案,確是令人失望,尤其在進攻上,根本未能符合人腳配置的最基本要求。

一般而言,以控球為主(Possession Based)的球隊的陣形會有四至六個攻擊點(如當今很常用的陣形是3-2-5和2-3-5)。而大部分中場推進順暢,頻頻製造攻門機會的球隊,它們的攻擊點都具備三個不可或缺的元素:一、在防線之間活動、拿球和輸送的機會創造者;二、紮根在邊路提供闊度,一對一突破和配合的Isolation Player;三、以無球跑動入揳防線身後空間,製造深度(Depth)和更直接的傳球路線的Outlet。

前線缺少outlet?

無論是曼城的迪布尼、霍頓、馬列斯和夏蘭特,或是阿仙奴的奧迪加特、薩卡、馬天尼利和加比爾捷西斯,或是巴西的尼馬、拉芬拿、雲尼斯奧斯和李察利臣,都毫無疑問地包含以上三種類型的攻擊球員。哥迪奧拿亦曾提過,一支球隊的控傳和配合能力再強,也不能沒有善於攻擊防線身後空間的球員,巴塞年代的柏度和韋拿就是最佳例子。

對沙特和墨西哥的比賽中,阿根廷攻擊線的組成有:美斯、迪馬利亞、馬天尼斯,以及靠左的中場Papu Gomez或MacAllister,和壓前的左閘Acuna或Tagliafico,分別佔據左輔位和邊路。五個進攻點中,左閘攻不銳,威脅不大;而美斯、迪馬利亞、Papu Gomez或MacAllister都是所謂「要波到腳」,需要球權才能發揮的創造者或Isolation Player,入揳防線身後空間的能力不高;而整個體系中,就只有馬天尼斯飾演Outlet的角色。他雖尚算靈活,但始終速度平平,也非以走位意識見稱。

因此,阿根廷陣中的五個攻擊點中,也沒有一個能以無球跑動製造深度、拉扯防線和帶來威脅的Outlet。一來,對手容易應付,可毫無顧忌地推前防線,不斷施壓,壓縮縱向空間,減少阿根廷和美斯在防線之間的空位配合和突破的可能。二來,沒有身後跑動,也令他們被壓逼時,在強行以短傳撕破之外,欠缺一個更直接的傳球選擇。而控球不穩和對手進取地壓逼兩者加起來,則會大大影響阿根廷對整體球賽節奏和走向的控制。三來,進攻套路過於單調,亦只能依靠更迂迴的方法組織攻勢。再者,譬如以對沙特一戰為例,阿根廷入揳防線身後的跑動不少,明顯有清晰的戰術要求,但奈何史卡朗尼用非其人,球員執行不力也屬無可厚非。

這進攻線上失衡的局面,隨著艾華利斯正選披甲,來到第三場終於開始有眉目。艾華利斯速度快,有活力,走位意識強,而且在中路和邊路都能發揮,固然是紓緩上述問題的不二人選。阿根廷在對波蘭一戰中,在對方防線身後接應的次數倍增,成效有目共睹。但問題在於,當面對實力更強,壓逼更進取,中堅有力箝制艾華利斯的球隊時,前線只有一個Outlet足夠嗎?史卡朗尼有否這個能耐和勇氣,找到一個可容納艾華利斯和馬天尼斯,而又不影響攻守平衡的體系呢?況且,阿根廷陣中坐擁的,是那位創造力無懈可擊、前無古人的創造者。那些精準獨到的直線傳送,如此優勢,如不善用,如同自斷半臂。

墨西哥一戰後的變化

1. 阿根廷擊敗墨西哥後,門將馬天尼斯在訪問中說:「這陣子我受了許多苦,要看心理醫生。我背負著四千五百萬名阿根廷人的支持與期望,所以我應該貢獻更多。」

另邊廂,教練史卡朗尼曾強調,球員要享受比賽和這個世界盃。但中場迪保羅在昨天的記者會又說:「一開始的時候,要享受世界盃這個舞台真的很難,尤其是對沙特的比賽,墨西哥那場亦然。直至波蘭一戰,我才漸漸重拾享受比賽的感覺。」

當美斯和馬天尼斯接二連三地墮入越位陷阱,當技術上乘的中後場無壓逼下也誤傳頻頻,當半隊球員都屢屢失誤、手忙腳亂的感覺,你便知道,不能把阿根廷頭兩場不堪入目的發揮,全然歸咎於技戰術原因。心理因素或許才是背後的罪魁禍首。

每場阿根廷的比賽,看台上都是一片藍海。數以萬計阿根廷人遠赴卡塔爾支持球隊,可見這屆世界盃對他們來說是意義重大。作為美斯的最後探戈,加上近年戰績不俗,這是阿根廷人期待已久的一屆世界盃。球員身上背負著的期望與壓力,實在是不言而喻。

然而,即使承受著巨大壓力,他們頭兩場的精神面貌都非驚惶不安、心驚膽顫的,反而是情緒高漲和極度亢奮。在運動心理學中,喚醒水平(Arousal Level)是影響球員表現的重要因素。很多人以為球員愈高昂、喚醒水平愈高,就愈有利發揮。但這只是部分正確,因為當喚醒水平太高,過了Optimal Point,神經系統會產生負面反應,表現會隨之受影響。

踏入淘汰賽階段,球賽會在千鈞一發間改寫,在那些命懸一線的時刻,或許沒有比能沉得住氣、意氣自若地應對來得重要。因此,如何梳理壓力、控制情緒,將會是阿根廷能走多遠的決定性因素。

2. 數據上,阿根廷的攔截和爭頂(Aerial Duels)成功率,都在三十二隊中名列前茅,但偏偏他們Loose Ball Recovery的次數卻很少。意思是,他們很多時搶贏了第一點,或成功阻止對方的盤扭,但就無法輕易地在這些對抗(Duels)後立即重奪控球。個人認為,因素有三:

一、阿根廷的中後場球員,如羅美路、奧達文迪、馬天尼斯(Lisandro Martinez)、阿古拿(Marco Acuna)等,本身踢法都十分Aggressive,甚至有點魯莽。即使處於有明顯優勢、能輕描淡寫地重奪球權的對抗情況,他們埋身時都會傾盡所有、十分硬淨。因此,很多時就算贏得對抗,他們卻會因太Aggressive而沒有控制地把球撞走或解圍出界,有時甚至會過於硬淨而犯規,故最終無法穩住皮球。

二、上面提及過度亢奮和壓力構成的各種心理問題,令他們在對抗時更加勇悍和魯莽。

三、阿根廷球員的平均身高只有178.9cm,而幾名中後場球員的身材也屬矮小。爭頂成功率這項數據的限制在於,它只考慮哪位球員首先觸球,而不會反映頂贏的球員能否把球頂向隊友。羅美路、奧達文迪和馬天尼斯三人,都憑優勢的彈跳力和跳頂時機,彌補身材的不足。但相比起他們,一名如雲迪克或沙列巴般,身材高大、又具跳頂能力的中堅,往往在爭贏第一點的同時,能從容不逼地把球頂向一些有利隊友搶贏第二點的區域。

對主攻球隊來說,要撕破對方緊密的佈防,一大關鍵在於比賽節奏和進攻連續性的維持。而有效地處理這些對抗或Loose Ball情況,迅速地重奪控球,則是維持連續性的重中之重。

3. 安素費蘭迪斯是美斯以外,分組賽表現最出色的球員。而艾華利斯的作用,在對波蘭一戰亦一目了然。兩名小將,會是阿根廷今屆世界盃的重要棋子。無論如何,史卡朗尼也要設法把兩人放在正選名單之中。

4.分組賽過後,阿根廷是Expected Goals第三高,和Expected Goals Against(對手的xG)最低的球隊。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