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的 David Stern時代(上)| 運動公社

由1984年起任NBA總裁三十年的David Stern在元旦離世。不少報道都將他描述為將NBA塑造成全球知名品牌的關鍵人物。這個講法錯不了。在David Stern就任總裁一職前,NBA在美國被視為形象欠佳的聯盟。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部分NBA決賽戲碼在美國國內只得到電視錄播的待遇,與現時百多個國家的觀眾可同時間觀看直播完全是兩回事。

沒有多少人能否定David Stern在經營上的貢獻。但他今天被人記下的成就,也顯然與時勢有關。NBA在八十年代能在美國國內能翻身,與八十年代湖人(Magic Johnson)/塞爾特人(Larry Bird)之爭不無關係。而David Stern成為NBA總裁的同一年,Michael Jordan透過選秀進入了NBA。他的實力、魅力和NIKE圍繞他的營銷手段,不但令Michael Jordan和NIKE在全球聲名大噪,也順帶令NBA進入全球視野。

NBA全球化之過程,當中起碼還有幾個要素。David Stern積極推動海外賽是其中一個。而如果說本世紀初姚明的旋風(別忘了姚明之前其實有王治郅和巴特爾)是NBA風靡中國的關鍵,那麼其他國家的球員加盟NBA,也會在球員的祖國帶來相近效果。而歐洲球員大舉進軍NBA,也是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開始出現的事情。當年不少東歐球員被NBA選中,例如塞爾維亞人Vlade Divac和克羅地亞人Toni Kukoc等。而東歐球員加盟NBA的現象能出現,也與南斯拉夫等東歐社會主義政權垮台有關。同時,如果不是奧運會開放予職業運動員參加,1992年巴塞隆拿的「夢一隊」也根本不可能登場。

當然,我不是要說David Stern純粹是在適當的時代當上了NBA總裁一職。但如果要記下他的貢獻,或許更重要的是以下兩件事。第一、是推動WNBA的成立,讓女子籃球員找到一個職業賽的殿堂。第二、是應對Magic Johnson感染HIV的態度。1991年底,Magic Johnson宣布因為感染了HIV而退役。但他又當選成為翌年NBA明星賽的參賽球員。當年不少球員都不想Magic Johnson參賽。David Stern為了讓Magic Johnson參賽成為事實,找了醫生向各支球隊講解愛滋病的相關資訊。在那個覺得與HIV帶菌者握手都會受感染的年代,東岸球員在開賽前逐個與代表西岸上陣的Magic Johnson擁抱。而Magic Johnson亦以25分9助攻5籃板的成績當選為當晚的MVP,並在半年後參加了巴塞隆拿奧運會。

如欲優先下載《體波台》、《Stretford End》、《The Boot Room》及《Invincibles》等多個足球評論節目,請加入體嘢贊助會員計劃。方法如下:

1. 下載Patreon手機程式及開通帳戶;
2.搜尋體嘢專頁(patreon.com/sportsyeah)並訂閱體嘢;
3.支付5美金月費(相等於39港元)。

您可能也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