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球戰術的意義|BLnaze的足球札記

(本文標題為編輯另擬)

也說一些與比賽無關的東西。

有時候我們會覺得「死球戰術」是個很不錯的得分方式,然而很多教練都不會刻意去練。

原因是現今足球的戰術周期極短,很多特型戰術在短暫使用後就會被對手解讀而找出防守方法,所以教練在短促的訓練期中,很少會刻意花時間去研磨,一般而言,刻意去練,是因為下一場的對手,或者未來幾輪的對手當中,用得著。

像是英格蘭在世界杯的死球戰術,靈感來自籃球與欖球,在賽事初期令人眼前一亮,也佔了不少甜頭,直到四強戰還在發揮效用。不過,在一個夏天之後,沒有太多球隊會仿傚,或只是偶一為之,箇中情由,實乃如此。

很多時候,所謂的死球配合,依靠的是球員的腳法,接應者的默契與分工,更重要的,是習慣。例如有些球員主理角球喜歡在遠柱尋求高點二傳,久而久之,高點就會靠向後點,這不一定是教練的指令,而是球員之間的互相迎合,和日子久遠下的默契,就像與翼鋒搭檔久了,他就會知道矮小的你會在禁區前沿忽然前插,他就會適時把球送到前柱位置,讓你射門。

教練是否在死球戰術中沒有用處?那倒不然,教練團隊(是團隊)會如上文所說,研究出對手在防守死球時的布置,習慣,站位。例如下一個對手是曼聯,那麼事前教練必然指示球員在進攻時盡量圍繞普巴、馬迪兩點完成擋拆找出空檔,因為兩人的換防能力較低,容易出錯。

但實際上怎樣執行,怎樣達成目標,依靠的是球員之間的靈感和想法,教練不可能布置一個「不懂換防」的情景讓你預先練習。

馬德里體育會近年在死球戰術上非常優勢,關鍵在於整體的人員架構穩定,很多球員已經配合經年,所以能夠找到屬於自己方式攻門,當然,主罰者的腳法是重點。像簡些路和普列坦奴這兩年為國際米蘭的「主罰」,白白把一群意大利前列身高與死球能力埋沒……

您可能也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