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SportsYeah 體嘢

「足球界的矽谷」: 2021年啟用的德國足協學院(DFB Akademie)| Nic

本週三(2019年2月13日),擔任德國足協學院總監的比亞荷夫(Oliver Bierhoff,2018年起由德國國家隊總經理轉職)在發佈會中表示,要令德國足球重新回到世界之巔,在2021年正式啟用的德國足協學院(DFB Akademie)將會是德國足球發展在未來極重要的一個項目。

德國足協為德國足協學院耗資了1.5億歐元。德國足協為什麼用這麼多錢來建設這個學院?前德國國家隊的名將比亞荷夫就是項目的策劃者和推動者。比亞荷夫希望將足協的各個職能部門集中起來,建立一個綜合性的基地,「各級別的國家隊在這裡訓練、為聯賽教練和最好的年輕球員提供培訓」,其實十年前比亞荷夫就呼籲建設一個類似法國克萊楓丹的足球基地。

這是一個大數據的時代。即使球會可以獨立作整合和分析,但各球會的計算標準和分析質素並不劃一。而德國足協希望將足協的各個職能部門集中起來,作統一的數據整合和分析。全國由德甲至到地區聯賽再到青年聯賽的過萬位球員將會在這裡有專門的報告: 定期的體能報告、訓練報告、傷患報告等等。所有測試和分析會在這個地方進行,著名的電子科技及軟件公司SAP為業界的龍頭,他們已經與德國足協學院達成協議,並會贊助德國足協學院一切科技和數據分析上的需求;除此之外,著名的醫療科技及產品公司Philips,也會贊助德國足協學院。而德國將會集中在這裡做球探、球證和教練培訓。每年為德國出產數百名教練的韋斯維拿教練課程(Hennes-Weisweiler Academy),也會移師至德國足協學院的大樓裡,方便各部門的交流。

2013年,德國足協學院的想法正式進入議事日程。到了2014年3月,德國足協批准了整個計劃。最初的預算是8900萬歐元,並且開始征集設計方案。後來因為要增加更多場地,預算提高到1.5億歐元,這筆錢大部分是德國足協自己籌措,項目地點就放在德國足協的所在地法蘭克福。

按照最初計劃,這一項目應該在2015年開始前期準備的工作,2017年奠基,2018年年末竣工。可是在建設項目的地皮上出了波折。德國足協看中的這塊地原來是一個賽馬俱樂部和一個高爾夫球場,所有權屬於法蘭克福市政府。德國足協與市政府達成了租賃99年的協議,但賽馬俱樂部不同意。因為這個俱樂部有悠久的歷史,他們發動法蘭克福的市民共同反對拆除這裡的建築。

賽馬俱樂部甚至找出一份歷史文件,證這裡曾屬於猶太大亨韋因貝格家族。當年的亞瑟·魏韋因貝格當過20年賽馬俱樂部的主席。1935年,納粹黨簽署的臭名昭著的「紐倫堡法令」,取消猶太人的公民權,猶太人的資產被收繳,正是在這一特殊的歷史時期,這塊土地所有權被轉交給法蘭克福市政府,而市政府沒有付一分錢。因此俱樂部認為,市政府獲得這塊地是非法途徑。(資料來自:德國足球現場Tatort)

賽馬俱樂部通過收集市民簽名,提出通過舉行全民投票來決定是否要保留賽馬場,結果法蘭克福人做出的選擇是贊成修建德國足協學院,比亞荷夫很高興的表示:「我想這說明了法蘭克福人的決定,他們認同了德國足球的未來。」國家隊主教練路維也向法蘭克福市民致信說:「法蘭克福應該是一座足球的城市。」

這場風波結束了,德國足協學院的建設工作延誤了兩年也終於開始,預計2021年初便正式落成。

比亞荷夫認為數據結合運動是未來足球無可避免的趨勢: 「這裡會像是矽谷和哈佛的混合體,這就是我們的任務,讓這個項目繼續發展。」

德國足協秘書長桑特洛(Helmut Sandrock)表示: 「既然我們在法蘭克福建立了足協學院,那麼德國足協總部及其員工也會隨後遷移過來。我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創造協同效應和認同感。在此之前,我們的管理和運營因空間和物流受到了很大的限制,造成有些業務不得不外包出去,之後有了足協學院,那些都不是問題了,我們所有的工作都可以在足協學院完成。」

球探、球證和教練培訓課程,訓練和體能報告的數據整合與分析,青年國家隊的集訓……在未來固然全都會集中在德國足協學院進行。除此之外,集中在同一地方也有效地促進各部門的交流: 如教練團、球探部門、醫療團隊和數據分析,都能更快有效率地得到球隊的需要有的資訊從而得出總結。

德國足協學院的負責人(Head of DFB Akademie),為年僅34的候普治博士(Dr. Tobias Haupt)。候普治博士在週三的發佈會中指出,雖然德國足協學院在2021年才正式啟用,但德國足協學院對未來德國足球的規劃和方案也會在這兩年內開始在德國足協實施。今年他們在2019的焦點落在四個主要課題:

– 教練課程的調整和更新;
– 特別為前職業球員而設的規劃方案;
– 實施為場上個別位置而設的針對性訓練;
– 推動職員間的創意和交流。

候普治博士表示他們的內部研究指出,現時德國的教練課程在培訓年輕球員的技能方面,未能達至現代足球所需要的要求。

而德國足協的體育總監察斯艾列素(Joti Chatzialexiou)則在同一場合表示,以往他們讓七歲的小朋友已經開始7對7的比賽,以為可以培育小孩的戰術和群體意識。但後來發現這卻扼殺了球員在技術上的成長: 小孩都7對7,相對各小球員有球在腳的時間少了,作出決定的機會也減少。他們已經開始改為小孩由2對2開始的全國性改革, 到15歲之前也不會有多於9人的對賽。察斯艾列素現正與他的工作伙伴到德國各級別的職業聯賽球會作全新青訓模式的講解。

察斯艾列素認為人少打人少,像4人足球,各人多了有球在腳的磨練。每人也各自多了突破和對抗的機會,這有助球員們日後在技術上的發展。

近日,德國名宿兼前德國足協的技術總監森馬(Matthias Sammer)表示,球壇的標語”The star is the team”(球星就是球隊)完全是誤導。森馬認為足球不只是整體,也是個人能力的運動。在週三的發佈會中,比亞荷夫也指出,儘管我們的訓練還是以體系為先,但也要重視球員個別能力的發展。

德國足協學院,不只是德國足協自成立以來史上最大的建設項目,整個項目將耗資達1.5億歐元;也是德國足球的一個里程碑,對整個德國足球體系未來發展的投資。這項大計劃能否如比亞荷夫所說,把德國足球再推向世界之巔? 兩年後便自有分解。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