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幻原是永恆:三後衛如何變化適應戰術 | 譯:雯B

在2014年的世界盃,出現一股逆潮流:4後衛不再是常用陣式。當2010年世界盃大家都用上4後衛去擺出一個防守陣型時,大家都會以為4後衛已是世界常態。

但南美的智利使用3後衛打出穩定的表現,墨西哥與阿根廷,甚至打入四強的荷蘭使用一個變換的4後衛,而烏拉圭與哥斯達黎加也是用上5後防。這篇寫於2014年7月的文章將會解釋3後衛的配置,當中的細節安排與走動,戰術長處與特色、弱點與反擊的配置。

作者:Rene Maric
原文出處:Spielverlagerung

Back Three:3中堅?3後衛?

當時媒體經常談論,在最為少用的3中堅之間,其實很多時都會變換成4後衛與5後衛平排。每一個球員的移動都會影響球員的站位,在防守時一對翼衛會後撤與3位中堅平排,但其實這也不是一個可以經常保持的平排狀態。一對翼衛多數集中在球員上的防守,而不是像3位中場防守皮球的流動,他們需要支援中場的組織,透過跑動去為外圍地方製造空位與進攻選項。但當時的3中堅例子較為少,但2014年世界盃的智利、2012年哥迪奧拿(Pep Guardiola)的巴塞隆拿、90年代初告魯夫(Johan Cruijff)的巴塞隆拿、雲高爾(Louis Van Gaal)的阿積士就是3中堅的佼佼者。

如果一對翼衛沒有高的效率與跑動,甚至沒有利用球場闊度,球隊的進攻就會受到影響。但整體來說,這是一個很難用簡單方法去實踐的陣式,因此很多球隊會在這個想法上,將傳統的4後衛或5後衛加以變化,因此就出現了「自由4後衛」(Pendulating Back Four)。

Pendulating Back Four:「自由4後衛」

這是其中一個3後衛陣式的昇華,因為3、4、5後衛之間擁有關連。基本上,很多時5個後衛都會站在同一條線上,但邊線的翼衛會因為抵擋來自對方邊線的進攻而離開防線。

近邊的翼衛不會換防,而是離開防線,推上半格至中場的防守位置,這將會為球隊在邊線的防守增加人數優勢。兩旁的中堅或中場不會離開自己的位置,而是保持防守性一致,使剩下的四人防守保持緊密,遠邊的翼衛將會收入中間,與3中堅合併變成4後衛,站位較深。

這是「牛頓鐘擺(Newton’s Cradle)」原理:3中堅不變,而一對翼衛會因為防守位置而離開防守位置——一個出,便一個留,反之亦然。因此,後防就會有4個人專心防守,也可以將防守貼近皮球,將跑動交予最外圍的球員。

雖然三中堅不強調壓迫與中場控制,但3後防之間的合作十分緊密。近邊的球員離開至中場,他需要有中場跑動能力與侵略性,同時遠邊的球員收入防線,保護著不斷移動的3人防線,也能提升陣型的闊度。如果對手轉邊,這收入中間的球員就可以保護防線,但不會因為離開防線太遠,儘快成功補位。不過就算對方的傳中直接攻擊中間的3位中堅,他也可以成功協防。

但當一對翼衛後上進攻時,對方就會出現Half-spaces位置的空隙,有助組織進攻,這正正是3中堅配2翼衛的最佳之處。

「5個後防」

5人後防、5人同心,如果對方以邊路進攻,那麼5人防線就橫移。在5人相距較低下,會提升後防的抗壓能力,也減少被防線打穿的時間。但這樣的選擇,就會犧牲了兩閘後上的能力與走位,因此這個陣式通常會在較為防守性的結構上出現。而中路的防守球員會在推上半格進行壓迫,令到後防變得十分穩定,也減少了空位的出現。相比之下,它會比自由4後衛有較少的傳送選項與組織能力。

而他們有最大問題則是他們就算有5人,也無法為球隊提供闊度。由於球隊會有較多回防球員作配合,在應付對方的組織上,當對方多時利用half spaces與轉邊進攻時,球隊反應能力會降低,而對方也有更多在自方後半場的傳送與控制。這有好有壞,不過簡單而言,這是一個十分被動的風格。

防線的連接與變化

作為球隊最後的位置,3後衛與5後衛之間並沒有明確的體系與指引,當年丹麥利用極多的防守球員堆砌出防線與密集防守。在壓迫上,不論中場或邊線也利用人數優勢進行防守,但這可以利用小組傳送進行簡單突破。舉例說,中堅可在有球員的補位的情況下進行壓迫,但某些情況與位置中,他就沒法在隊友的人數幫助下進行壓迫。因此,球隊可以在3人防線、4人防線與5人防線中變換,變換的目的是基於對手的進攻形態,在米高勞特立(Michael Laudrup)手下的史雲斯,就會先以4後衛為基本形態。

基本策略優勢

3人防線、4人防線與5人防線中,萬變不離其宗。3個系統都會出現特定的戰術優勢,與一些共同點。就算一支球隊只得3個中堅,也會有某些優勢。而就算他們只得一個邊路球員,也會有好處。

3中堅在業餘足球中會有很問題:其變換速度極快,有能力轉邊的情況下,只有一名固定的邊路的缺點會被淡化。球隊陣形會拉橫,中間的Half-spaces就會成為兵家必爭之地,這令到防守者需要更投入與提高整條防線的穩定度。在4人防線與5人防線下,球隊在3後衛的分佈有較多的闊度,更會為3人中場提供更多傳球選項與戰鬥力。

中場會因此變得更易入局與控制節奏,可以隨時變換球隊進攻的手段與速度,也提高球隊在對方半場控球的比率與時間。而由於球隊的闊度增加,對方的防線較易出現空位,皮球傳送選項難度減低,令到自家球員能夠很輕易在對方半場進行攻擊。

在3後衛的連帶易響下,在邊路與中堅身後Half-Spaces便成為防守者的弱者。一個輕易的「人多打人少」的組織,便可能令球隊有更多變的進攻手段,在2014年世界盃中,出現過5-4-1、5-3-2、5-2-3、3-4-1-2與5-3-1-1。在防守上有優勢之外,進攻上因為多了球員,也得到不少甜頭。

另外,中場因為擁有後場3位中堅的傳球選項,加上最後的守門員,在應付對方的前場壓迫下較為擁有優勢與自由度,比起雙中堅容易擁有簡單的傳球選項。3中堅亦更容易在面對對方的雙前鋒壓迫下引球出擊,避過第一線的防守:在2014年德國盃決賽中,查維馬天尼斯(Javi Martinez)後撒至中堅位置去持球,紐亞(Manuel Neuer)也擔當起半個後衛的角色。而門將的駁腳角色,也可以要求來自中場的6號位擔任,在中場與後衛之間,或者兩邊翼衛與中堅之間,提供一個額外的傳球選項。

3中堅在移動上會為球隊帶來一個正面的流動。當球隊失去球權時,可以在中間與Half-spaces增加人數,去防止對方的反擊與過頭波。在後場擁有3名球員下,防守球員在防守上的選擇與行動壓力會減少。而在一對翼衛上前助攻下,3名中堅可以移橫,成為翼衛的支援者。如果中堅們有更好的腳下功夫,更可以為球隊製造更多有力的關鍵傳送。

缺點

當然,相比起四後衛陣式,3中堅陣式當然擁有不少的問題。不論在後防如何變換站位下,球隊在高位陣式上一定會少了球員,因為中前場只剩下5位球員,可以控制與防守Half-spaces的位置。如果用了所有球員去控制中前場的防守位置,球隊在防守Final Third上就會少了邊路與中場球員協防。

如果球隊在5-4-1的影響下,中場線當然擁有爭持皮球的能力,但中場的遮線的能力同樣會被削弱。對方可以利用中場的直接到腳傳送,將皮球在中路推進,這個天生的站位問題,會使球員在防守會注視於皮球之上,因此中場球員需要有更高與主動的配合與遮線,甚或不能犯錯下移動。

但是兩個大問題卻不同質。當球隊在5人後衛與3人後衛之間。如果對方以邊路為進攻主調,即使簡單的雙翼齊飛,只要轉邊速度夠快,3中堅的球隊就會在邊路變得更為被動;相反,在面對進攻時,也因為人數失去優勢下,面對4-4-2的對手,邊路的攻勢威力會減弱,因為4-4-2可以剋制到3中堅下的邊路球員與局部人數優勢。

因為面對越位陷阱,對方球隊會面對更多的複雜性。雖然這要求防線有高的默契,但2014年世界盃的哥斯達黎加獲取了最多的對方越位次數;如果整條防線沒有及時壓出去,或者同時移動,身後的空位便會成為球隊的弱點。

總結:3中堅的未來與應對

總括而言,不論是5人防線或3人防線,在變換之下,會出現了很有趣的戰術理念與特別長處,在未來,3中堅的3種形式將會不斷出現,這會融匯了傳統的4後衛,但全面在球壇中出現是不可能,在歐洲中部的聯賽也未能成為潮流。

不過,這個3中堅的戰術理念已經影響了球壇的發展,並改變了教練對戰術的思考,而哥迪奧拿的拜仁慕尼黑與羅渣士(Brendan Rodgers)的利物浦就是當年的先驅。邊路人數優勢、建構攻勢的傳球,與Half-spaces的利用,而控球球隊對進攻傳球的利用也變得十分有趣。拜仁慕尼黑當時複製了祖雲達斯的3-5-2/5-3-2,也引進了自由4後衛,也會將進攻結構改變成4-3-3與4-2-4。未來的足球會變得更多元與自由。這不是問題,這是球壇的先兆。

雯B

不忘了紀念,不停止向前,
用溫柔對抗全世界

您可能也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