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網風波:細威,你不能只是再Just do it了 | 陳子軒

上個周末,美國的莎蓮娜威廉斯(Serena Williams)、日本海地混血的大坂直美與葡萄牙籍裁判拉莫斯(Carlos Ramos)為網球史上烙印了最尷尬、最令人錯愕、也最眾聲喧嘩的一頁。

事發經過是該場比賽主審拉莫斯先是質疑細威接受場邊教練指導予以警告,細威不服怒摔拍再被主審警告,接著細威更上前找其理論,飆罵主審是「小偷」,並指控主審對他是「性別歧視」。

之後,網友論戰不歇、英美媒體評論不同調、台灣主播球評致歉,連國際網協(International Tennis Federation)、美國網球協會(United States Tennis Association)、女網最高機構女網協會(Women’s Tennis Association)都罕見地各自表示不同、甚至相互扞格的立場,更有裁判揚言杯葛細威之後的賽事。這幾天以來,從種族、性別、階級、裁判權威、教練角色、網球運動屬性、跨國運動轉播、國族主義等等面向,都為運動社會學提供了極佳的教材。

性別歧視與女權運動

此次美網女單決賽之所以令人矚目,主要是因為女網史上,僅有三位選手能以「人母」的身分奪下大滿貫冠軍,首先是柯爾特(Margaret Court)在1973年以30歲之姿拿下澳網、法網及美網冠軍;古拉恭(Evonne Goolagong)在29歲時拿下1980年溫布敦;最近一次的就是「克媽」克萊絲特斯(Kim Clijsters),自09至11年每年都有大滿貫冠軍進帳(28歲)。

自從細威在2017年9月產下女兒之後,許多網球迷無不希望她能加入這難得的行列,畢竟母職,是多少女性運動員(或女人)所難以戰勝的生理與社會障礙;尤其當代女網能與她匹敵的幾希矣,已經抱有23座大滿貫金盃的她,她的最大對手應該就是年齡與母職了。36歲的她,遠比上述三位母親生理上的挑戰來得更為巨大。2018年7月的溫布敦,復出的細威打入決賽但敗給德國的柯珀(Angelique Kerber),已經令人扼腕,「主場」美網再次在決賽敗下陣,不但留下未竟的遺憾,更寫下網球史最爭議的一頁。

與此同時,2016年在賽前奏國歌時以單膝下跪方式抗議美國黑人民權的前NFL四分衛卡佩尼克(Colin Kaepernick),除近期在NIKE著名口號「Just do it」30周年紀念的《瘋狂去夢》(Dream Crazy)廣告中擔綱主角之外,最後一段也這樣借細威鼓舞著有瘋狂夢想的你我:

如果你是個來自康普頓(Compton)的女孩

別只是成為一個網球選手

成為史上最偉大的運動員吧

康普頓,一個白人不到人口1%、西裔與非裔人口佔達96%的洛杉磯郊區城市,給人的刻板印象是高犯罪率及貧窮的地方,這背景下誕生出了經典hip hop組合N.W.A,也正是威廉絲姊妹成長的地方。她們姊妹無疑是「衝出康普頓」的成功故事之一。

父親理查(Richard Williams)在細威九歲時就舉家搬到佛羅里達,並積極栽培姊妹的網球之路,大大扭轉了美國黑人文化中「缺席的父親」形象。而兩姊妹儘管早早搬離康普頓,但此短暫成長經歷卻成就了他們正港黑人嘻哈血統,也成了美國流行文化中無疑的黑人代言人。

在NIKE的行銷策略中,他成功取得「正港貧民窟的黑人性」(authentic ghetto blackness) 的發語權,1990年代起,喬丹成為凡人僅能瞻仰的籃球之神,街頭性格、嘻哈等元素成功地被挪移到其運動品牌的形象,而老虎活士、威廉絲姐妹更為其打入以往不可能觸及的高球與網球場,這些運動員奠定了NIKE在黑人文化中難以撼動的地位,也讓至今失業中的卡佩尼克代言這看似險棋的一招,其實是鞏固自己品牌定位的妙棋。

奧巴馬與特朗普交替主政下的美國時代氛圍,細威其實正位處在黑權與女權運動巔峰的浪頭交會處,美國社會氛圍對其極度友善也極度有利,身為人母之後的復出,更讓她成為無人能擋的完美故事;日前法網主席朱迪瑟利(Bernard Giudicelli)批評、進一步禁止細威緊身服裝的言論與禁令,更讓她取得難以撼動的道德高位。

而她與姊姊維納斯(Venus Williams)在過往已為美國黑人女性地位的轉變有不可抹滅的貢獻,她們撼動了白人歐美主流審美觀、改寫女性特質的定義,甚至可以成為這個時代的代表肖像(icon),但此次決賽中搬出主審性別歧視做為其訴求,卻顯得無限上綱而不著邊際,反而傷害了黑權以及反挫不斷的女權運動。

細威可以成就的遠超網球場

美網女單決賽爭議,也引發不同國家的不同觀點,限於本人語言能力,僅能參酌英語系國家的討論(相信大阪直美的國族身分在日本媒體也會是極為有趣的切入點),在美國的主流聲音中,細威依舊佔據了較友善的民意空間,例如《ESPN》招牌的晨間談話節目「Get Up!」主持人格林伯格(Mike Greenberg)將矛頭指向主審,認為細威是好勝心強以致情緒有所失控,主審不該在如此大賽中搶盡風頭,拿細威祭旗。美國的言論多少仍較傾向支持細威,畢竟是美國的(黑人)女兒。

但是英國與澳洲媒體就對細威沒那麼友善,英國《衛報》評論清楚指出,儘管網球界仍存在許多性別歧視,但細威這次事件卻並不屬於其中,這只是她天后性格的任性妄為而已。

新聞集團(News Corp)旗下的澳洲《先鋒太陽報》(Herald Sun)更以一則饒富爭議的諷刺漫畫凸顯細威此次的失態,但此漫畫一出,更延燒出種族歧視 vs. 政治正確的爭議,受到死亡威脅的作者奈特(Mark Knight)緊急關閉其Twitter帳號,但先鋒太陽報隔天再以頭版全版漫畫力挺,並藉機諷刺過頭的政治正確。新聞媒體該如何再現黑人女性運動員?又成為一個新的戰場。

如同前述,細威已經有後人難以望其項背的成就,加上她運動員、黑人、女性、母親、康普頓、美國夢等等符號匯集於一身,可以為運動員、黑人、階級、女權等等平權議題帶領到新的境界,但是此次挾性別平權自重,卻反而讓她口中的女權遭受反挫,實在可惜;如果我們對她仍有所期許,那就是細威不能再恣意妄為,因為,她可以成就更大、遠超過網球場。

但我們也該清醒,細威早已是一個運動商業機器下的資本家,康普敦的出身,只是NIKE挪用借以證成她黑人草根性的符碼,認清她早已是個泡泡裡的美國黑人公主(black American princess, BAP),可能才為真實。

陳子軒

威斯康辛大學新聞與大眾傳播博士,國立體大教授,研究專長運動、流行文化與媒體觀察。曾任FOX體育台美國職棒MLB球評。

您可能也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