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加達巨港亞運】擁抱新加坡泳手,要如此上綱上線嗎?|李慧明

(左起:鄭莉梅、洪恩琦、歐鎧淳、楊琪、楊珍美、柯婷文、柯敬文。 圖:Andy Chua/ 新加坡奧委會)

「喂!女子混合接力4×100中韓被DQ,香港和新加坡遞補銀銅牌。香港泳手為何和新加坡泳手摟在一起?」朋友傳來新聞,原來這擁抱在香港引起軒然大波。

我一直在支援其他賽事,沒留意游泳項目。有人提醒我滑過面書,才知道有大陸網民在酸為何香港泳手不安慰被取消資格的中國泳手,吃裏扒外搞不清誰能是對手誰是朋友;另一邊說覺得遞補的兩隊根本不夠實力問鼎頒獎台,不值得為「冷手執個熱煎堆」而高興。

國情﹒交情

中國泳隊一直在舉國體制下作封閉式精英訓練。而香港和新加坡的泳手達到相當成績,都會尋求美國大學的體育獎學金,進入美國大學體育館聯盟(National Collegiate Athletic Association, 簡稱NCAA)體制。新加坡的楊琪和香港的楊珍美(甚至今次因傷退賽的何詩蓓)都是密歇根大學泳隊成員。另外香港的歐鎧淳、鄭莉梅則和新加坡的柯婷文同是來自加州大學。除了國際賽事,美國大學聯賽她們也會常常碰頭。她們不是混血兒,就是有藍血成份,一碰頭出口就是美式英文,基本上一句普通話都不會講,可以想像這些泳手平常在池邊都不會和中國代表有太多交流。

學界賽事是很多運動員回味一生的體驗,香港和新加坡泳手在大學比賽的艱苦奮鬥,中國泳手反而身處平行時空。游泳是做好自己與對手無尤的項目(在泳池裏挑事端打架的中韓泳手除外),要先恭喜同胞而不恭喜自己的大學戰友,很難說是合乎常理。

有勝之不武嗎?

2002年冬季奧運會1500米短道速滑,澳洲選手Steven Bradbury在決賽五位選手一直落後,但因為前面四位選手互相絆倒對手方犯規,只剩他一位成功衝線拿到歷史性冬奧第第一塊金牌,也曾經被人家詬病。但要「扶轆」奪金,首先要進入決賽。在亞運游泳賽事進決賽容易嗎?絕對不容易。要有保密協議的東西不能說,但有無獎牌,也是要早上五時練水晚上六時才收倌的。

新加坡輿論有說四位泳手「扶轆」嗎?我翻看《海峽時報》、亞洲新聞台、《聯合早報》的報導,再加面書帖文。有新加坡網民懷疑四姝的實力嗎?一段類似的留言都沒有,連「僥倖」、「扶轆」的字眼都無人留過。一來同晚賽事有史高寧(Joseph Schooling)蟬聯50米蝶泳金牌,另加「蛙后」何如恩在到埗後一直因爲感染腸病毒上吐下瀉了三天仍能游得50米蛙泳銀牌;接力項目的銅牌的驚喜,早已經被其他項目淹沒了。你或許覺得新加坡國民對自己運動員有點盲目的追隨,但至少沒有人敢懷疑拍電影拍廣告就等於疏於練習,循規蹈矩反被說成勝之不武。

在中港兩地的神邏輯和隔空對罵,在新加坡其實已置身事外。不要再說新加坡華人多,就乾脆覺得香港和新加坡這兩塊獎牌屬於中國隊。馬來西亞華裔財長林冠英在新上任時講過,自己首先是馬來西亞人。防火牆裏的事宜,就由得它在裏面燜燒吧。

延伸閱讀:

新加坡如何取得首個冬季奧運資格

您可能也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