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盃分析: 比利時vs巴西|論足球
大熱門巴西敗於比利時腳下,八強止步。在戰術層面上,這是今屆世界盃其中一場最耐人尋味的比賽。
馬天尼斯的變陣
由分組賽開始,巴西展現出優秀的攻守平衡和個人能力,要抗衡這兩方面絕不容易。有見及此,馬天尼斯今仗就孤注一擲,運用大膽的部署,希望可以彌補人腳和戰術上的不足。
排陣上,馬天尼斯以費蘭尼和查迪利取代梅頓斯和卡拉斯高。比利時分組賽至今一直排出3-4-2-1陣式,發揮尚算理想,即使知道出場陣容後,也想不到會在戰術上作出如此大幅度的變動。為了針對巴西的體系,馬天尼斯今仗混合了3-5-2與4-3-1-2陣式,即在進攻和防守時採取截然不同的佈陣。進攻時,甘賓尼、艾達韋列特與華湯根形成三中堅;查迪利和梅尼亞會移到邊路擔當翼衛的角色;單防中韋素,迪布尼和費蘭尼分別靠左右,前者的位置更進取;而夏薩特和盧卡古處最前線,但都非飾演傳統中鋒的角色,而是分別較似輔鋒和Wide Forward。
中場佈防時,夏薩特和盧卡古同樣在最前線,並站在介乎輔位和邊路的位置,是較為少見的部署;迪布尼在中路緊盯費蘭甸奴,直接減低其參與度;查迪利就會移入中場,與費蘭尼和韋素組成三人中場,以區域防守和大幅度的橫移遮掩後方的空間;四人防線中,梅尼亞和華湯根出任左右兩閘,後者雖然踢中堅居多,但其意識和單防能力在閘位都不成問題。當進入低位防守時,整個陣形都很相似,唯獨是盧卡古和夏薩特會進一步移向邊路,靠在邊線附近。
比利時的壓逼,巴西的掙扎與調整
上半場初段,比利時明顯在中前場以4-1-3-2的陣形佈防,企圖堵塞巴西的後場組織,打亂他們的節奏。在佈陣中,盧卡古和夏薩特的角色最令人意外。一般的壓逼系統中,雙前鋒都是留守在中路,負責向中堅施壓或遮掩傳予防中的路線,因為中路的推進理論上是最危險的(傳球角度、選擇、視野、與龍門的距離)。然而,今仗夏薩特和盧卡古分別站在左右路介乎輔位和邊路的位置(圖一)。尤其是右路的盧卡古,會與馬些路維持緊密的距離,以減少這名傳球能力極高的左閘的參與程度。另外,上面已提過,巴西另一傳球好手費蘭甸奴同樣被迪布尼緊盯(圖一)。在這情況下,比利時雖然容許對方在後場穩佔控球權,不會向中堅或門將施壓,但巴西常用的推進方式和傳球能力較佳的球員就被封鎖。馬天尼斯採取這部署的主要原因,應該是考慮到巴西的後場組織向來比較依賴球員的個人護球和推進能力,尤其是馬些路或墮後的古天奴甚至尼馬,整體陣形和球員之間的互動不太純熟。因此,馬天尼斯就想透過局限馬些路和費蘭甸奴的參與,堵塞對方的後場組織。
(圖一:比利時初段的壓逼)
開賽初段,比利時壓逼的成效顯著,令巴西無法推進上前,在後場亦有幾次失誤。由於左路被封鎖,巴西初段的組織被逼向右路發展,正中了馬天尼斯的圈套。當皮球由中堅傳到右閘法拿的腳下時,就是比利時施壓的好時機(圖二)。除了法拿的傳控能力相對上弱,韋利安在低位支援的位置和身體方向(Body Shape),以及右路的支援結構和保守的傳球心理,其實之前已經出現不少問題。因此,比利時在初段運用這弱點向巴西施壓。靠邊的位置讓夏薩特可與法拿維持很近的距離,可馬上上前施壓並遮掩返回中路的路線。同時,華湯根會一直緊隨韋利安,以防他利用變速在轉身時突破。連同近邊中場查迪利上前包夾,巴西在邊路的推進屢屢受挫。
(圖二:比利時在左路的壓逼)
進入上半場的中段,巴西慢慢開始適應這種壓逼,找到推進的方法並重奪比賽的控制權。上面提過,由於兩名前鋒靠邊而迪布尼要專心看管費蘭甸奴,兩名中堅可在無壓力下控球。開賽初段,一對中堅的傳球取態十分保守,很快就會傳球,讓隊友負責派牌,沒有好好把握身旁的空間和人數優勢。理論上,當後場有兩名Free man,就意味著比利時在其他區域有人數上的優勢,若中堅直接將皮球快速傳予隊友,其實就有利對方運用人數優勢施壓。面對這情況,中堅就必須肩起更多責任,嘗試運用皮球吸引對方球員離開自己的位置上前壓逼,以拉開隊友的防守者,為他們製造空間推進。隨著初段的掙扎,巴西的後場展現了不俗的應變能力。一對中堅減少了向邊路的發展,更多持球在腳、引球前進或利用兩人之間的傳球慢慢推進。面對兩人有耐性的推進,迪布尼始終不上前壓逼,於是一對中堅就可將皮球推移到自己三閘線一帶。這時候他們就處於更適當的位置,可作出較具侵略性的向前傳送。左路三人的靈活變通成為推進的關鍵。由於盧卡古在中後場的防守責任明顯較少,當中堅進入中場區域時,馬些路就多次在他的盲眼位擺脫遮掩(圖三),然後接應轉向傳球。另外,古天奴和尼馬於整場比賽都運用不少反方向走動和假身為自己製造空間接應,以及形成Overload(圖三)。靠右中場費蘭尼的走動能力難以抗衡這靈活性和變速。由上半場中段起,巴西就找到應對方案,在餘下的時間都主導了比賽局勢。
(圖三:巴西組織上的解決方法)
比利時的快速反擊
在陣地戰時,巴西的套路大致上與之前一樣:多數集中在左路,運用三人的個人能力或小組配合突破;捷西斯在前線作支點,保連奴則在右輔位頻頻入揳;而韋利安就在右路提供轉向選擇,可運用突破能力落底傳中,右閘法拿亦會不時作疊瓦式助攻。
根據巴西的進攻套路,馬天尼斯針對性地改變了防守時的陣形,目的是把握巴西進攻時留下的空間進行反擊。當對手進入前場,盧卡古和夏薩特不會參與任何防守工作。兩人會留在中場線附近,並拉到接近邊線的位置(圖四)。這企位造成了牽制作用,米蘭達和法拿/費蘭甸奴被逼要移到邊路看管兩人,大幅影響了巴西中路的佔據,而比利時就正正可利用中路的空間反擊。迪布尼的角色才是部署的重中之重。比利時在低位防守時維持4-3-1-2陣形,而沒有採取最常見的4-4-2,就是為了讓迪布尼浮游在中場線前方(圖四),可在遠離其他球員的空間,作轉守為攻時的第一個傳球點,或是爭奪傳中球後的第二點。值得留意的是,迪布尼主要是活躍於左輔位,而並非平時的右輔位,這是基於巴西隊進攻時左傾,造成右路的失衡。相比起古天奴較多墮後派牌,靠右的保連奴經常後上殺入禁區,從而暴露了右輔位禁區頂附近的區域。於是,迪布尼就主要活躍於保連奴留下的空位發動反擊(圖五)。更甚的是,上半場韋利安在右路突破時經常受到包夾,以致法拿頻頻要上前疊瓦式助攻。這時候,夏薩特的位置逼使費蘭甸奴要填補法拿留下的空檔,從而進一步影響了球隊在中路預防反擊的能力。
(圖四:夏薩特和盧卡古在防守時留在前場,並靠在邊路。
圖片來源:Rondosfutbol @ Twitter)
(圖五:迪布尼在左輔位的空間引領反擊)
在後場重奪控球權後,比利時可直接將皮球向右路解圍,讓盧卡古利用在邊路的1v1情況串連或突破。除了第二個入球外,盧卡古都有好幾次單人匹馬長驅直進,可惜最後的處理未如理想。除此之外,迪布尼多次把握上述的空間取得皮球並發動反擊。從上仗對日本的絕殺入球,已經可見迪布尼在處理反擊時具備極佳的抉擇能力。今仗以前場兩人拉開了中路的空間,讓迪布尼可將自己在這方面的長處發揮得淋漓盡致。再者,夏薩特和盧卡古靠邊的起始位置,意味著他們多時需要以斜線內切到中路接應。而這走動同時可吸引到防守者的緊隨,製造空間讓兩邊翼衛後上支援。整場比賽比利時多次以反擊構成威脅,尤其是上半場的中後段。兩名前鋒的位置令巴西陷入兩難的局面。現今足球中,很少教練會願意犧牲防守的人數來增加反擊的威脅,馬天尼斯的大膽賭博為比利時帶來優勢。
下半場的調動與發展
在領先兩球的情況下,下半場比利時的取態明顯較保守,甚少在中前場壓逼。巴西方面,泰迪以費明奴代替韋利安,將捷西斯放到右翼,並作出了一些戰術上的調整。首先,為了應對如狼似虎的反擊,泰迪限制了法拿參與進攻的自由度。上半場的疊瓦再不復見,法拿可專心應付狀態大勇的夏薩特。另外,巴西上半場在陣地進攻上的發揮亦未如理想。比利時透過韋素的橫移形成3v3,成功抗衡巴西左路的側擊。右路亦是,查迪利不俗的紀律性,為華湯根提供了多一層防護,可彌補速度上的不利。因此,邊路過於密集和欠缺人數優勢,是泰迪認為球隊在上半場的不足。有見及此他調整了兩翼的角色。以捷西斯出任右翼明顯不是作突破之用,而是在尾柱增加傳中時的入楔點,所以巴西的進攻更加集中在左路。同時,泰迪擴闊了尼馬的活動範圍,要求他更多活躍於輔位和中路,甚至墮後到費蘭甸奴的前方策動攻勢。在這調整下,尼馬的位置影響了費蘭尼的企位,逼使他要留在中路遮線。於是,費蘭尼和韋素的橫移幅度就受制於尼馬的位置,令馬些路和古天奴在左路有很多空間挑戰梅尼亞(圖六)。下半場初段,巴西左路的側擊更具威脅,馬些路幾次的傳中球都掠門而過,捷西斯的十二碼爭議亦是來自傳中球。
(圖六:巴西下半場的調整,尼馬移入中路,為馬些路製造空
直至六十分鐘,泰迪以哥斯達入替捷西斯,前者馬上成為了進攻的重心,球隊的進攻套路又再次有所改變。右路的哥斯達入替後非常活躍,主動以突破力和速度挑戰華湯根和查迪利,好幾次在以一敵二的情況下都交出具威脅的傳中球。除此之外,與韋利安不同,哥斯達是錯腳型翼鋒,因此自然會引來比利時中路守將更大幅度的橫移和包夾,以預防他進入大位起腳。哥斯達入替後,巴西經常由哥斯達發動攻勢,吸引防守者大幅移向右路,然後轉向予更多空位的馬些路在左路突破和傳中(圖七)。轉向的效率和空間的製造有所提升,固然增加了巴西進攻的威脅。
(圖七:哥斯達的影響,可吸引包夾然後即時轉向)
整個下半場,比利時都處於被動的角色,反擊的效率和成效亦隨著體力的下降慢慢減低。下半場中後段,有幾次反擊不成後,更差點讓巴西反擊得手。古天奴和費明奴的門前失機,都是源於比利時反擊時暴露了後場的空位。三四人防線之間的轉換令梅尼亞需參與進攻,暴露了右路的空間,讓尼馬把握空位在這邊製造了上述兩次的黃金機會。直到比賽尾段,夏薩特終於更多墮後到禁區頂附近支援隊友,上腳後單人匹馬引球前進,才稍為減輕了防守的壓力。整場比賽,巴西其實製造了很多具威脅的埋門,Expected Goal 數值高達2.45(比利時為0.5),只可惜未能把握,亦略嫌不夠運。馬天尼斯的部署其實差點就以失敗告終。
總結
雙方合演了一場精彩絕倫且戰術含量高的比賽。比賽過後,馬天尼斯在記者會高度讚揚球員的表現:「我從未在戰術板上輸過任何一場比賽,一切勝負都取決於球員執行戰術的能力。」的而且確,馬天尼斯今仗的部署很有心思,在比賽的不同階段都顯出針對性的效果,但在成效上就好壞參半。如狼似虎的反擊在上半場帶來優勢,但犧牲了防守的穩定性卻差點讓對手有機可乘。這場經典的勝仗,馬天尼斯雖然應記一功,但球員超卓的表現同樣功不可沒。四強硬撼法國,相信又會上演一場勢均力敵的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