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慶祝的基沙文 源於烏拉圭的文化認同|足字室

不慶祝的基沙文 源於烏拉圭的文化認同|足字室

文:蘭斯貝利

世界盃八強賽事,比利時在變陣之下技術性擊倒森巴足球,其中更令筆者深深被迪布尼吸引,鮮有地迷上阿仙奴以外的球員(笑)。當全世界也在讚揚比利時的反擊速度之快、效率之高比尼馬翻滾所取得的罰球及時間過之而無不及外,
筆者不如把焦點放回早場烏拉圭對法國身上。

南美雙雄八強盡墨,歐洲國家盃2018提早開打。
今場獲選為最佳球員的基沙文 (Antoine Griezmann),除了因為助攻華拉尼的一球外,
其一記冷箭遠射,加上門將梅斯利拿的致命失誤(筆者有朋友打排球,她看了後認為當時門將成為了接球員)

令他成功地射入今屆世界盃的第三球,還要是非十二碼的入球。
過往,看到他成功入波後,一定會做出慶祝手勢,例如對阿根廷:

即使今場華拉尼先開紀錄,他亦笑意盈盈:

但今場射入保險球的他,神情嚴肅,未有與替他慶祝的隊友一起展現歡顏:

如果基沙文是擁有烏拉圭血統,對這個國家以示尊重而不入球,可謂理解;
但原來他的家族一點和烏拉圭的關係也沒有。
他賽前已自稱自己是「半個烏拉圭人」,賽後面對傳媒對他不慶祝的疑問,他指出:
「我剛剛出道時,一直在足球路上支持我的就是一個烏拉圭人,他讓我知道在球場上的好壞,所以今場入波,我沒有慶祝。因為出於尊重,我認為自己不應該慶祝。」
基沙文所指的是他在皇家蘇斯達時的恩師:於2009–2011執教皇蘇的烏拉圭人拉沙達 (Martin Lasarte)。
再慢慢去看基沙文的人生,其實他是一個具多元文化的法國人!筆者今次亦以一點文化研究去讓各位更了解這個炙手可熱的球星。



來自烏拉圭的伯樂

拉沙達在球員時期效力拉科魯尼亞,並其後踢而優則教,做教練時遇上初出茅廬的基沙文。

拉沙達在球員時期效力拉科魯尼亞,並其後踢而優則教,做教練時遇上初出茅廬的基沙文。

基沙文早在十四歲時來到皇家蘇斯達,但四年後才代表一隊上陣。當時賞識他的正正是拉沙達。09-10賽季,拉沙達將他帶進季前熱身賽的陣容中。熱身賽中基沙文上場四場入五球,拉沙達亦培養他成為球隊的左翼。

基沙文早在十四歲時來到皇家蘇斯達,但四年後才代表一隊上陣。當時賞識他的正正是拉沙達。09-10賽季,拉沙達將他帶進季前熱身賽的陣容中。熱身賽中基沙文上場四場入五球,拉沙達亦培養他成為球隊的左翼。



多元文化的家族史

說來有趣,翻查基沙文的家族史,出身法國的他,並未有和烏拉圭血統的關係。他的父親Alain Griezmann是法國阿爾薩斯市的議員,其母Isabelle是小時候移居法國的葡萄牙人(甚至基沙文小時候放假也會在葡萄牙渡過)

而基沙文的太太Erika Choperena 則是西班牙籍的兒童心理學家,默默地支持丈夫。
有一個葡萄牙媽媽,有一個西班牙太太,更是馬德里體育會的當家球星,
反而他的姓氏:Griezmann卻很有德國人的風格。
這和他出生的阿爾薩斯的歷史滿有關係。
阿爾薩斯曾在17世紀前被神聖羅馬帝國掌管,1512年以後的全稱為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

又是雙頭鷹!

1648年西伐利亞和約(Westfälischer Friede)後,阿爾薩斯逐漸成為法國領土。

1870年,普魯士與法國進行戰爭,是為普法戰爭。這場戰爭最後由鐵血宰相俾斯麥領導下的普魯士勝利,成功建立德意志帝國。

1871年普法戰爭後,雙方簽訂法蘭克福條約,阿爾薩斯地區被割讓給新成立的德意志帝國,自此兩國結下恩怨,對後來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亦有關係。

來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重新被法國吞併,二戰初期曾被納粹德國占領,結束後再次被法國吞併。

所以該地區充滿德國文化,除了基沙文這個姓氏滿有德國風,其國家隊友舒拉達連(Schneiderlin)的姓氏亦像德國人 ,皆因同樣來自該區。

所以生於此區的人,與德國息息相關。



烏拉圭隊友的薰陶

大家也知道基沙文是馬體會的成員,而馬體會中,自然會提及高甸:一個出色的烏拉圭後防大將。

他們也非常友好,甚至令基沙文也喜歡上烏拉圭的飲食及音樂。

留意基沙文著的球衣(笑)

留意基沙文著的球衣(笑)

 

賽場上兩兄弟相會,自然百感交集。

基沙文與高甸之熟,更將自己的女兒上契給高甸。

烏拉圭音樂與飲食

高甸曾說過:「基沙文鍾意BBQ,聽我地烏拉圭音樂,甚至比我飲更多瑪黛茶。」

究竟烏拉圭的飲食文化和音樂是怎樣?先提及歷史。

烏拉圭位處南美洲,與巴西和阿根廷接壤。

自殖民時期開始,烏拉圭便成為之西班牙與葡萄牙軍事爭奪的要地之一。

未獨立前,烏拉圭曾與阿根廷、巴拉圭同屬一個總督區:拉布拉多河總督府,當時管轄範圍包括阿根廷、巴拉圭、烏拉圭、玻利維亞四國,首都設於布宜諾斯艾利斯(即阿根廷首都)。

因此在文化及音樂方面,可謂與阿根廷有不少相同的地方。



關於瑪黛茶,以下連結可以知道更多,是南美人很喜歡的飲品,等同我們喜歡飲X仁茗茶(笑)

說到音樂,則要提及1960年代的拉丁美洲新歌謠運動

烏拉圭的音樂亦在當時漸漸形成一種激昂的風格,以下為代表作品。

例如Los Olimareños的作品

ARVE Error: src mismatch
provider:    youtube
url: https://youtu.be/NTpOx0HsigE

src: https://www.youtube-nocookie.com/embed/NTpOx0HsigE?feature=oembed&wmode=opaque
src mod: https://www.youtube-nocookie.com/embed/NTpOx0HsigE?wmode=opaque
src gen: https://www.youtube-nocookie.com/embed/NTpOx0HsigE

Daniel Viglietti作品

ARVE Error: src mismatch
provider:    youtube
url: https://youtu.be/0nULjD_ASPE

src: https://www.youtube-nocookie.com/embed/0nULjD_ASPE?feature=oembed&wmode=opaque
src mod: https://www.youtube-nocookie.com/embed/0nULjD_ASPE?wmode=opaque
src gen: https://www.youtube-nocookie.com/embed/0nULjD_ASPE

Alfredo Zitarrosa的作品

或許蘇亞雷斯在聽到基沙文說自己是半個烏拉圭的人後,提出質疑認為他不會明白什麼是烏拉圭人的感覺,但基沙文對烏拉圭文化的熱愛,筆者非常欣賞。

接下來,他將會面對一隊同樣有多元文化的比利時,到底又會誰勝誰負?



足字室

三個打工仔球迷,同你一齊發掘球場內外小故事,分享原創改圖小遊戲,睇波之餘笑下知多D嘢,就係我地嘅宗旨!

您可能也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