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質素才是日本勝利之道|施建章

只差30秒,日本由天堂跌落凡間,不過大和民族在羅斯托夫賽場上所顯示的決心,以及冒險向前的精神,感動了每一觀眾。面對今屆公認的一支新興強著比利時,從比賽第一分鐘開始,日本戰將就像卡通片〈大和號〉的船員一樣,冒死向前。或許很多人會認為,還差30秒,為何不拖夠鐘加時?又或領先兩球後,不放慢節奏,不過當你是一個熟悉日本漫畫的球迷,這批日本武士的踢球哲學是從小培養。

不少球員都與香港球迷一樣,從小到大都喜歡〈足球小將〉漫畫,而高橋陽一的漫畫有一個信念,就是終有一天日本可以取得世界盃冠軍。在羅斯托夫現場,大家也看到戴志偉高舉獎盃的巨型布畫,你就會明白日本文化培養如何影響了賽場上的運動員。今使日本對比利時的比賽,除了中堅昌子源,其餘十位球員都是外流,日本人對足球這份志氣是絕對值得景仰。90年代才真正開始投放時間在足球,短短20年間,6次打入決賽週,3次入16強,他們像戴志偉與小志強外流踢球的志向,是從小就培養出來。當某些中國超級聯賽投放大量金錢,自稱全亞洲第一聯賽,結果與世界盃距離越來越遠,套用告魯夫生前的金句:「我從來沒有見過一袋金錢可以射球入網!」從90年代三浦知良開始,日本人就不斷出外踢球學習,猶記得三浦知良為了到熱拿亞踢球,較讀賣減少了120萬美元的年薪,也要外出學習。當我們羨慕日本足球在世界舞台為世人所稱道,其實在90年代,香港奧運隊也曾以3:1擊敗過日本隊,9年前的東亞運決賽,大迫勇也是與葉鴻輝與陳偉豪同場較技。

集體冒險精神的培養

在最後一分鐘,日本隊射門被救得角球,仍然選擇作最後進攻,最後被比利時反擊。這球令人想起1994年世界盃外圍賽,法國對保加利亞的王子球場悲劇,真路拿與候利亞因這場比賽,事後成為陌路人。在比賽後,日本監督西野朗並沒有責怪球員,還對球員作出支持,他的氣度是值得人學習與尊重。還記得體育漫畫家安達充早期的作品〈Touch〉最後部份,描寫明青高中對須見工業爭奪甲子園大賽的決賽中,明青的上杉達也與新田明男的對決,也是日本對比利時的寫照。達也是投手,新田是一流擊球手,面對如此強手,通常都會四壞球保送上壘,不過明青的隊長捕手考太郎選擇支持達也與新田對決,最終達也將新田三振出局,達也完成了孖生弟弟和也的遺願,帶淺倉南往甲子園。日本對比利時最後仍然選擇進攻,也是他們敢於冒險的精神文明。

還記得漫畫部份的對白,達也對教練柏葉英二郎表示,與新田對決是一個任性的決定,但當面對挑戰選擇逃避,慢慢就會成為習慣。柏葉英二郎向達也表示,就算比賽輸了,大家仍要手牽手挺起胸膛,就算是多年後,仍然是大家無悔的美好回憶。昨晚日本出局悲壯地向球迷道別,電視所顯示的畫面,柏葉英二郎的說話活現眼前。隊制運動的成敗,取決於信任集體力量,同時一起肩負勝利與失敗的責任。運動場上的傑出表現,是經歷很多失敗與艱苦挑戰以及犧牲,才能成就一代天驕。當你的兒子有天向你說,夢想有一天取得世界盃冠軍,你會選擇叫他讀書?買件強隊波衫給他?培養其他興趣讓他遠離足球?還是與他一起追夢?當日本隊在俄羅斯撼動了人心,套用戴志偉奪得世青盃之後的一番獨白:「我希望日本能取得世界盃冠軍,雖然這是遙不可及,但我們會努力向這夢想邁進。」大和民族向足球夢想邁步的志氣,才是我們最值得借鏡。

您可能也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