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國家隊在世界盃分組賽次輪,憑效力皇馬的中場卻奧斯(Toni Kroos)的一記美妙罰球,在十人應戰的劣勢下助球隊反勝瑞典2-1,保留出線希望。面對對方瑞典後衛具身高而且密集的防守,下半場德國的發揮算是不俗。像後備上陣的馬里奧-高美斯(Mario Gomez)和布蘭特(Julian Brandt),賽事的MVP萊斯(Marco Reus),比賽中後段轉踢左翼的射手添姆-雲拿(Timo Werner),均造出不少入肉攻勢。而在下半場,德國也一面倒壓着瑞典來攻。
搬石頭砸自己的腳:棄用桑尼與辛度華拿的錯
路維在半場休息時作出調整後,球隊也放棄了單以控球為原則的理念: 將球隊少有的快馬添姆-雲拿左移來拉開闊度並為邊路帶來爆點;並用高中鋒馬里奧-高美斯換入表現一直強差人意的戴斯拿(Julian Draxler)來加強禁區內的控制力。
添姆-雲拿在左路其實也有點迫不得已,因為路維本來就認為沒有需要選另一快馬:利萊-桑尼(Leroy Sane)。 而在球會任箭頭並是頭號射手的添姆-雲拿,會是在左翼位置帶來突破的唯一選擇。再者,萊斯已轉型為前場自由人,個人速度也有所減緩,戴斯拿和湯馬士-梅拿(Thomas Muller)則從來也不是以速度見稱,均不能以個人突破在邊路大造文章。
到頭來路維仍然要面對現實,放棄在對方密麻麻的防線以沒速度的戴斯拿和梅拿等作中路入滲,最後要重用爆點在邊線落底線出波、踢簡單的進攻套路。如果這是路維的戰術,還要用到添姆雲拿客串左翼,那為何不多選一名爆破型的翼鋒?
我的想法是: 路維本來的Plan A便是在輔位(half-spaces)以小組滲入,帶來攻門機會,並且對戴斯拿、奧斯爾和湯馬士-梅拿的三人組合有十足信心。奈何,幾位路維的愛將也交不出預期的表現。而利用邊線進攻,在路維的計劃中只是後備方案。戴斯拿、奧斯爾和湯馬士-梅拿在前鋒身後的組合表現差勁,令路維的如意算盤打不響,現在才想到要快翼在兩邊大造文章,其實所餘選擇無幾。
而一向怕用高大中鋒的路維,最後也要接受球隊覺需要中鋒在中路加添些對抗和衝擊力。如路維之後要把馬里奧-高美斯(Mario Gomez)放到正選名單當中,後備中鋒方案又會是誰? 為何不選拜仁慕尼黑的巨人中鋒辛度-華拿(Sandro Wagner)?他跟利萊-桑尼的缺席,同樣令人可惜。現在,倒想問問路維 : 「戴斯拿、奧斯爾和基迪拉這些球員,在這世界盃你還能用嗎?」又想問問他: 「你後悔沒有選入桑尼和辛度-華拿嗎? 」 相信答案將會非常有趣。
Plan A唔得,Plan B先有點機會行得通。其實也暗暗反映了: 路維由大賽的舖排和準備、對球員能力和狀態的判斷、以及球隊在這屆大賽的戰術方向都是錯的。
路維原本的所謂plan A,是為了個別球員而保持沿用多年的4-2-3-1陣式,並以兩名並不太有防守紀律的中場(一向信任卻奧斯和基迪拉)鎮守中場中路,並以超高位防線壓迫對方來採取主攻。但是,卻奧斯和基迪拉的強弱項明顯,保護中場的能力極為欠奉。超高位的防線,中場失去屏障(2014有具備截擊力的小豬坐鎮中場,保護卻奧斯和基迪拉),亦沒有傳控足球最關鍵的快速迫搶,球隊現在面對對方的反擊完全是束手無策,無形中增加了一對中堅的壓力。
路維看在眼裡還可以繼續這4-2-3-1? 在這場場均是關鍵戰役的世界盃,現在即使沒有那些「掃蕩型純防中」在陣,中場只有兩名球員確是不夠。第二場迎戰路維稍作讓步,起用較為有防守紀律的魯迪(Sebastian Rudy)出任正選。在他因為鼻骨骨折而被換下前,德國中場線其實比之前幾場更穩固。別誤會,魯迪的表現也非驚豔,他也非大家想那種強力和掃蕩型的垃圾佬防中,但他的補位和遮線意識絕對為德國的中場線帶來基本的屏障效果。魯迪表現中規中矩,但總比不守本份的基迪拉(Sami Khedira)來得可靠。著名的戰術網站Spielveragerlung.de 也指出,魯迪的能力和防守紀律更適合作為卻奧斯的中場拍檔。有時陣中也不用每個位置是天皇巨星,回想1996年德國隊的主力防中伊列斯(Dieter Eilts) ,也是無甚星味卻默默耕耘的類型。伊列斯是德國在1996年歐洲國家盃奪冠的超級主力,鋒芒卻被森瑪(Matthias Sammer)、比亞荷夫(Oliver Bierhoff)、奇連士文(Jurgen Klinsmann)等完全蓋過。
接下來魯迪有機會要披上面具上陣,而他也只是短暫的方案。路維總喜歡在前鋒身後設「10號位」,但是這位置的衰落是有跡可尋: 在這中場爭奪非常激烈的年代,要麼球隊便多打一名中場的工兵加強中場的人手(由4-2-3-1變4-3-3);要麼便多打一名在禁區內有衝擊力和對抗的攻擊中場或後上輔鋒 (如德國以往的波歷克或現有的哥列斯卡)。多年來為了遷就奧斯爾而制定的4-2-3-1陣式也是時候劃上句號,賣點單一、對抗差和狀態飄忽的奧斯爾也越來越被時代遺棄。
只有兩名中場中路的球員,今時今日其實非常冒險,無論多打一名中場(4-3-3陣式)或多打一名中堅(3-4-3陣式)也能鞏固球隊結構上的平衡。所謂以「傳控來當最佳的防守」也是一派胡言,因為即使世上最佳的傳控球隊,戰術是建基於迫搶而非球員的傳控能力。德國有條件為了控球權而把防線壓得這麼高位嗎? 沒有! 因為個別球員本身便不能有效地迫搶和遮線。如球隊沒有迫搶的效率和能力,給人很多機會打快速反擊,那倒不如別把防線壓得這麼高位了。
魯迪在正選陣容只是第一步,其實球隊的中場架構和防線的企位,路維也要有重新調整的可能。這些調整來得有點臨急抱佛腳,也是再一次反映路維在這屆大賽的舖排和準備、對球員能力和狀態的判斷、以及球隊在這屆大賽的戰術方向都是錯。要以球員的個人能力為自己戰術的失算作彌補,這是德國球迷近年習以為常的。
又有人說高大中鋒能令德國的進攻變得立體,筆者亦有保留。其實馬里奧-高美斯在對瑞典的比賽中,面對對方高大的中堅,能在對抗中勝出的就只有兩次;頭球攻門也僅有一次。
破密集防守的要匙:哥列斯卡
如何破密集防守,關鍵不是高中鋒。而是傳球決定夠快,前場要快速轉向,兩邊的翼鋒具速度落底線,傳中球不必是高空球(特別對瑞典這些高頭大馬的球隊)但禁區內的接應點和跑動拉扯要足夠。大家也可以留意,在英超差不多每場均面對密集的曼城如何破密集: 快速轉向、緊貼的迫搶、邊路的突破力和確保禁區內有足夠接應點是關鍵。
破密集不單單是高中鋒的問題,但當然馬里奧-高美斯的身體對抗和經驗在前場也是有用的。如不能場場都倚賴年紀已經32歲的馬里奧-高美斯(當然法國也是依賴老將的基奧特),其實也有另類的方案: 便是繼續用踢法和華迪近似的添姆-雲拿做前鋒,但禁區內有哥列斯卡(Leon Goretzka)從旁支援。
身高1米89,體重79公斤的全能球員哥列斯卡,不但能為前場提供一定的衝擊力和對抗,而且制空力不算弱,在輔位和進攻三區的停球和二傳的支點功能甚至較馬里奧-高美斯為佳。進攻時,哥列斯卡在禁區支援添姆-雲拿,在禁區提供一點支點的元素; 防守時,哥列斯卡和添姆-雲拿也可以為前場提供迫搶。
懂得利用哥列斯卡的優點,他和添姆-雲拿的在禁區的配合和換位,也能令進攻變得立體。這樣便不需要用殘馬里奧-高美斯,令這位老將中鋒屆續安於其後備中鋒的角色。
哥列斯卡作前點,在half-spaces 提供進攻力很出奇? 其實只要看看去年德國在洲際國家盃迎戰墨西哥,哥列斯卡和添姆-雲拿在前場已經有類似的換位(interchange)打法,當時任前鋒身後右輔鋒的哥列斯卡多入禁區作最前點,而前鋒的添姆-雲拿則到兩邊幫忙做策應和突破。而哥列斯卡亦在比賽中轟入兩球,盡顯功架。而路維在2016年11月對意大利的友賽中,也試過用哥列斯卡任偽9號或最前點,表現獲得一致好評。
哥列斯卡和路維的三中堅陣式,絕對是德國球迷期待的秘密武器。但路維是否真的用上,也是未知之數。
過去幾季在皇家馬德里的傳球命中率高於92%的卻奧斯,在對瑞典的分組賽因為傳球失誤而令對方取得開局入球。賽後他說笑地表示:「當你在一場比賽中傳出200球,總有幾球會傳失的。」筆者的第一個反應是: 為甚麼我們對傳球的容錯度這麼低? 差不多有任何失誤後,對方每每有機會也能殺入德國隊的心臟地帶?
是中後場人手不足? 還是防線壓得太上? 還是中堅的能力不足(其實保定和魯迪加的速度和體形也已經算相當不錯)? 一籃子的防守問題,其實在這場比賽中也未有改善。變陣和戰術上的微調是否勢在必行? 如到了世界盃的第三場也未能把問題解決,相信德國的世界盃之路也不會走得遠。墨西哥和瑞典的反擊均令德國吃盡苦頭。
在險勝的背後,德國球迷也確是飽食驚風散和救心。個別問題雖然有所解決,但仍然有很大的進步空間。這麼多短時間內的臨急抱佛腳和戰術上的缺陷,也是在反映路維對今屆世界盃的失算和準備功夫有問題。是戰術思維過時? 對球員能力和狀態的判斷出錯? 應對個別對手不夠針對性? 錯信了愛將? 相信不少人在在近年也對路維有如此的疑問,而今屆世界盃也確實是一面照妖鏡,令路維的種種不是被加倍放大。
回想兩天前看到卻奧斯在比賽補時階段的美妙絕殺,包括我在內的德迷面上應該都露出微笑。但再想想潛在的問題和路維在今屆大賽前的種種失算,這微笑也只有變成苦笑。身在北京國安的前利華古遜教練羅渣-舒密特(Roger Schmidt),帶隊風格和高普近似,而且喜用年輕人…….以上一切聯想,讓人頓覺他可能是德國帥位的有趣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