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裁下的曇花一現:葡萄牙首個足球黃金歲月 | 運動公社

兩年前葡萄牙在歐洲國家盃稱霸,象徵著葡國足球自2000年歐洲國家盃起的第二次光輝歲月,而且這次的光輝歲月已比上世紀六十年代的那一段延續得更久。

葡萄牙本是足球弱國。在1966年前,國家隊從未擠身過任何大賽的決賽週。不過在六十年代初,賓菲加連續兩屆成為歐洲盃冠軍,令到葡萄牙足球廣受注視。賓菲加以至葡國足球能在六十年代異軍突起,主要有兩個因素。而且兩個因素都是外來的。第一個因素是著名教練,在匈牙利出生的Béla Guttmann。1958年,他由巴西聖保羅抵達葡國北部的波圖,隨即帶領波圖奪走聯賽冠軍。位於首都的最大球會賓菲加立即邀請Guttmann過檔,而Guttmann亦為賓菲加贏得1961和1962年的歐洲盃冠軍,令賓菲加成為歐洲一流勁旅。

Guttmann除了帶來了先進的足球知識外,也為葡萄牙帶來了一代名將尤西比奧。傳說Guttmann在里斯本碰見了當時是巴西聖保羅教練,前巴西國腳Carlos Bauer。當時聖保羅準備到東非踢表演賽。一個月後,Carlos Bauer在里斯本告訴Guttmann,在當時仍為葡萄牙帝國殖民地的莫桑鼻給,有一位叫尤西比奧的奇才。Guttmann即飛到當地邀請尤西比奧加盟賓菲加。即使尤西比奧本身效力的Sporting Clube de Lourenço Marques其實和里斯本另一支班霸史砵亭(史砵亭在1964年也曾奪得歐洲盃賽冠軍盃)有密切關係,但Guttmann仍成功將尤西比奧帶到賓菲加。



尤西比奧不但助賓菲加衛冕歐洲盃,在他領軍之下,賓菲加在六十年代中後期曾三度取得歐洲盃亞軍。而葡萄牙在1966年世界盃能取得季軍,攻入九球的尤西比奧更是功不可沒。但尤西比奧在六十年代初才到葡萄牙踢球,為甚麼那麼快可以為葡萄牙國家隊上陣呢?原來當時萄國的獨裁政權有一個歸化政策,讓一些來自葡萄牙殖民地的人可以快速取得葡萄牙國籍。所以尤西比奧在穿上葡國國家隊球衣上陣前,只為賓菲加上陣過25次。尤西比奧不是首位受惠於這政策的非洲球員。在他參加1966年世界盃時,他的隊友中就有同效力賓菲加的隊長Mário Coluna和效力史砵亭的Hilário da Conceição。他倆都來自莫桑鼻給,而且早在五十年代後期就開始擔任葡國國腳。

當年統治葡國的右翼獨裁政權由薩拉查(António de Oliveira Salazar)領導。薩拉查由1932年起擔任總理至1968年。有說他能夠長年統治,有賴於三個F:「Fado, Fatima, Futbol」。Fado是一種葡萄牙音樂,有人譯作「花朵」。Fatima相傳是聖母瑪利亞在1917年顯現之地。Futbol當然就是足球。換句話說,音樂、宗教和足球成為了麻醉人心的工具。薩拉查的獨裁統治高舉反共和民族主義的旗幟。在足球場上,外援是不被允許的,這也可能是葡萄牙球隊要積極在葡國帝國其他地方尋找球員的原因。而大概是為了保持國民對足球的熱愛,薩拉查執政時也不讓球員外流。

尤西比奧曾透露國際米蘭在1966年世界盃後欲羅致他,並會讓他成為世界最高薪球員。但薩拉查當然不讓他離開。尤西比奧後來曾抱怨:「薩拉查不是我的父親,他也肯定不是我的母親。他為何有這權利?真相是,他是我的奴隸主,就像他是全國的奴隸主一樣。」



或許因為這種鎖國政策,葡萄牙足球在六十年代末即迅即下滑。國家隊自從1966年後,要到1984年歐洲國家盃始能再在大賽決賽週亮相。在球會比賽方面,自賓菲加在1968年歐洲盃決賽不敵曼聯後,葡萄牙球會要到1983年的賓菲加才能再次殺入歐洲三大盃賽的決賽(在歐洲足協盃決賽被安德列治擊敗)。而八十年代的葡萄牙,不但已經歷過1974年革命和讓澳門以外的殖民地獨立。那時的葡國也已經稱得上一個民主國家了。

您可能也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