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世界盃的戰術因素 | 論足球

世界盃即將來臨,個人認為像世界盃這類國際賽,球隊的戰術部署甚至表現,會受很多客觀因素所影響,如賽制、國家隊的性質、比賽進行的時期等等,與一般球會賽事存在著不少差異。如單從平常的角度進行分析,就會忽略了世界盃的背景客觀因素。因此,在推出一系列的分析文章前,希望先在此談論一些世界盃的戰術要素。

【戰術元素】

首先,國際賽與球會賽事最大的分別在於戰術元素的多少。受其性質所限,國家隊的球員每年可一起練習的時間少之又少,在戰術基礎上固然比球會弱得多。同時,這大大提高了個人能力和死球處理的重要性。

球會體系對國家隊的「一致性」有很大影響力,猶如皇家馬德里之於西班牙。

戰術一詞,比起「集中在右路側擊」和「長傳推進」等進攻或防守的套路,有更深入和廣闊的含義。如果戰術只局限於所謂的策略或套路,對高水平球員來說,根本不需要長時間的浸淫就能輕易實行。雖然不能在此詳細論述,但在現今足球的概念中,戰術與球員之間的非言語溝通(Non Verbal Commuincation)有莫大關連。個人層面上,球員在場上的每分每秒都與周邊的環境作出互動,從而接收、分析和提供不同資訊,包括空間的位置、對手和隊友的行為和位置,皮球的位置和去向等等。球員的每一個行為,其實都是在球員對這些資訊的分析和演繹後才繼而發生。在這情況下,假設球隊的十一名球員,都對球場上的情況有一模一樣的演繹,他們之後所產生的行動就很可能是相當吻合,行動的速度和準確性會因而大大提高。而所謂的戰術理念,其實就是透過一些原則(Principles)或框架,嘗試操控球員接收和演繹訊息的過程,期望達到一致的行動。因此,相比起「針對右路進攻」等策略,戰術原則主宰著場上每個微細的認知過程(Cognitive Processes)和行動。只有在訓練時透過長時間的互動和理解,認知過程的一致性(戰術元素)才可能增加。

有些人或許會認為,由開始集訓直至世界盃開始有差不多一個月時間,況且每年都有幾段國際賽周期,還不足夠培養戰術元素嗎?然而,這是過於理想化的想法。大部分國際賽賽期的賽程極之頻密,十日內要應付兩場比賽,加上球員舟車勞頓,所以有很多訓練都被逼要以恢復為主,每次賽期可能只有兩至三課訓練是以戰術為重心。世界盃前的集訓亦是,大部分球隊都在這段期間安排了幾場友賽,加上球員在漫長的球季後已體力透支。所以在這幾星期內,始終球員的狀態和體能狀況才是首要考慮,教練不可能將很多時間放在戰術培養上。

回望過往兩屆的世界盃,奪冠的德國和西班牙有一個共通點,就是正選陣容中有幾位球員都來自同一間球會,這情況固然有利於球員之間的溝通和理解。同球會的球員可在某些位置上組成連繫,例如西班牙的中場線和德國的右路主軸。這兩個例子可反映戰術元素對於球隊成敗的重要性。

【個人能力與死球】

但對於一般球隊而言,在戰術能力較低的情況下,球員的個人能力與死球在世界盃有著不一樣的重要性。這現象是理所當然的,當溝通和合作能力有限時,球員之間要憑配合和組織製造或阻止攻勢就相對困難。於是,球隊就唯有透過較簡單和牽涉較少戰術元素的方法達成目標,例如依靠某些球員的個人突破,或兩三名球員之間的小組配合。所以,若一支球隊的平均質素平平無奇,但就擁有一兩位特別出眾的球員,相比起一支平均質素較高的球隊,在世界盃的客觀環境影響下,可能會有更大的優勢。在歷代的國際賽中,在兩三名世界級球員優秀的表現帶領下殺出重圍的球隊,實在比比皆是。

至於死球的情況亦相類似,從上兩屆世界盃的數據反映,平均約22%的入球來自死球,比重極高。在同年(2014和2010年)舉行的歐聯,分別只有6%和9%的入球來自死球,而且這比較亦是建基於場均入球數字相約的前提下。由此可見,死球的處理在世界盃中尤其重要,可能是很多賽事勝負的分野所在。不同於Open Play,死球屬於「標準化」的情況(Standardized Situations),複雜性和變化相對上低,意味著球員可更容易在這些情況中產生一致的認知,因此,某些教練會比平時更注重死球戰術,務求在緊絀的時間獲取最大的成果。

【以防守為重的戰術部署及中場組合】

歷屆世界盃賽事重視防守型中場,簡迪對法國可謂舉足輕重。

世界盃比賽的另一要點,在於多數球隊都會採取較保守的戰術部署,令比賽的節奏比較緩慢。當然,淘汰賽賽制是主因之一,會在心理上造成一定影響。另外,球員的體能狀況亦是另一考慮。經歷一個漫長的球季後,球員經已苟延殘喘,未必每位球員的狀況都能適應強度太高、太進取的踢法,過份疲勞很容易構成各種傷患。除此之外,以防守為重的踢法亦與戰術元素有關。上面提過,基於球員的體能狀況和備戰安排,其實國家隊教練往往只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建立自己的戰術體系。這過程主要涵蓋四個階段:控球在腳、無球在腳、轉攻為守、轉守為攻。對於國家隊教練來說,難題在於在有限的時間內,究竟應將注意力和時間集中在那方面。這情況下,一般教練都會以防守為先,然後才進一步發展其他方面。以防守為根基,可有效鞏固球隊的穩定性和信心,主要是在心理上打下基礎,因人類有「損失規避」(Loss Aversion)的本性。而且,防守的戰術元素相對上較容易吸收和實行,因防守一方往往都是被動的角色。主要是以上的三個原因,令大部分球隊都偏向採取以防守為重的戰術部署。

參考過去三屆世界盃由FIFA發佈的技術報告,在技戰術分析的一欄,都說明防守的組織、紀律和緊密性是戰術上最重要的範疇,亦是成功球隊的關鍵。而從數據上看,有接近五成的世界盃入球在比賽的六十分鐘後發生,亦很可能與球隊在初段穩打穩紮有關,直至體力下降或求勝心切的比賽末段才增強功力。從這現象其實可對球隊的調兵遣將作出一定程度的推論。在以防守為先,要求穩打穩紮的戰術體系下,很多成績較突出的球隊陣中都有不少踢法較體力化和防守力不俗的球員,尤其是在中場中的位置。以下是有2002年世界盃起,決賽隊伍的中場組合:
2002:巴西:基拔圖斯華-基巴臣 // 德國:夏文-舒尼達-波歷克
2006:意大利:加度素-派路// 法國:馬基列尼-韋拉
2010:西班牙:沙比阿朗素-巴斯基斯// 荷蘭:迪莊-雲邦美
2014:德國:基迪拉-舒韋恩史迪加// 阿根廷:馬斯查蘭奴-比利亞-佩雷斯

雖說不上是定律,但可見大部分奪得佳績的球隊,或多或少有一些高質素的防守型中場助陣。

【板凳深度重要嗎?】

德國的板凳深度可謂數一數二。

近來,經常看到有些人在吹噓不同國家隊的板凳深度,如法國、德國和西班牙這些勁旅,有足夠的人才組成兩三支有實力的陣容。當然,這說法可反映該國家優良的青訓系統,但若果要與該隊的戰力掛鈎,就似乎不太合理。球會級賽事中,球季橫跨大半年,要應付差不多四五十場比賽。面對傷患,狀態不佳等問題下,球會在一個球季通常都要用到超過20位球員。相反,在世界盃,除非受傷患問題困擾,或者是表現欠佳,否則大部份國家隊在比賽過程中都不偏向對正選陣容作出任何調動。首先,因世界盃是一個在短時間進行的淘汰賽,在一個月內,球隊最多都只需要應付七場比賽,而且每場比賽都是非勝不可,所以根本沒有輪換的需要和空間。第二,突然對陣容作出變動,球員都需要一定時間適應和磨合。但在比賽開始後,球隊每隔幾天就要應付一場比賽,訓練的時間極之有限。再者,長居板凳的後備球員的狀態問題亦是一個未知數。基於以上理由,其實在23人大軍中,通常只有約15-16名球員會出戰大部份比賽,對球隊場上的表現有影響。其餘7-8名球員可說是無關緊要。過往幾屆世界盃的決賽隊伍中,經歷七場比賽後,每隊平均有6-7 名球員的上陣時間少於20分鐘。連決賽隊伍都有這個情況,更何況是其他更早出局的球隊。所以,在評價各隊伍的實力時,應該將注意力集中在15-16名主力身上,板凳的重要性就僅止於那4-5名後備身上,其他後備對穩定軍心或提供經驗等幕後工作有更大的貢獻。

【總結】

每屆世界盃都會有不同的戰術趨勢和特點。但不得不承認的是,客觀環境往往會對情況形成不少限制。而上文討論過的幾個特點,似乎就是世界盃的客觀環境所致的關鍵因素。

圖片來源:brfootball @ Twitter

您可能也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