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SportsYeah 體嘢

決戰基輔第一篇:眾星雲集,一戰定音——皇馬球季掃描及戰術報告|靴室笑談社

20世紀50年代,在功勳主席球拿貝(Santiago Bernabéu)先生的帶領下,皇家馬德里逐漸成為了一支職業化且實力強大的球會,而他們連續5個球季捧得歐聯獎盃則是輝煌時代的重要標誌之一。「金箭頭」迪史堤芬奴作為當年皇馬絕對的核心球員,與這段歷史緊緊綁在一起——正是依靠他強悍的入球效率,皇馬才能完成歐聯五連冠的偉業。如果說如今的皇馬具有所謂的「歐聯基因」,或許也是從那時起萌生的。

(圖2:施丹的入球幫助皇馬拿到第9座歐聯獎盃)

隨著足球球會之間的差距逐漸縮小,尤其歐聯改制以來,皇馬在這項賽事的統治力早已不能與過往相比。進入千禧年後,佩雷斯成為皇馬新任主席,這位商界大亨為球會帶來諸多巨星——費高、施丹、朗拿度碧咸、奧雲……組建了一支實力強悍的「銀河戰艦」。當然,儘管擁有多位頂尖球星,但皇馬仍然沒能複製歐聯連冠的偉業。自施丹在2002年歐聯決賽那腳「天外飛仙」的入球之後,皇馬在長達12年的時間沒有贏得大耳朵杯了。

(圖3:C朗2009年從曼聯轉會皇馬)

2009年,「二進宮」的佩雷斯先後引進卡卡、C朗拿度、賓斯馬以及巴爾等球員,劍指球會隊史第十座歐聯,但直到13-14球季才完成了這一目標。安察洛堤打造的「BBC」組合展現了兇猛的進攻火力,在光明球場進行的歐聯決賽,拉莫斯在比賽最後一分鐘頭槌追平馬體會,幫助皇馬死裡逃生般的進入加時賽,最終皇馬4-1實現逆轉贏得了隊史第十座歐聯獎盃。

2016年1月,當施丹收到接替賓尼迪斯成為皇馬主帥的消息後,他或許還在辦公室苦苦思考該如何帶領皇馬B隊收穫一場勝利。一身藍色的西服看上去比光頭更亮眼,精神抖擻的施丹攜同家人在記者會亮相。在皇馬的百年歷史中,更換教練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但如今看來,那天或許足夠有資格載入皇馬史冊了。在施丹的帶領下,皇馬成為了歐聯改制後第一支實現衛冕的球隊——儘管少帥施丹剛拿到歐足協教練證還沒多久。

皇馬連續三年挺進歐聯決賽,複製上世紀50年代神跡的機會就擺在眼前。當然,如今的奪冠難度是要高於當年的。回顧皇馬今季在歐聯的歷程,可以說他們是走上鋼線到基輔。這三年的歐戰之路,從義大利的聖西路球場到烏克蘭的奧林匹克球場,一年比一年困難,但施丹和他的弟子們做到了。

(圖5:歐聯決賽決定皇馬今季成果)

聯賽一直位列死敵巴塞身後、國王盃被雷加尼斯逆轉淘汰,皇馬在上季拿下多座冠軍之後疲態盡顯。與利物浦的一戰,直接決定了皇馬今季的成果。

【寫在報告之前:一切都要從夏季轉會窗說起】

球季結束在即,因此我們可以總結和判斷出去年夏窗皇馬一系列失誤的操作在一定程度上對於球隊整個球季的備戰產生了許多消極影響。

(圖6:皇馬先後賣掉馬利安奴、J洛迪古斯、摩拉達丹尼路等球員)

近日,艾馬利在採訪中透露麥巴比本想在去年夏天加盟皇馬或巴塞,但在他的勸服下才轉會到PSG。由此我們可以知道,皇馬的確對麥巴比展開了行動。但是高層對這筆交易或許過於自信以及受上球季球隊出色狀態所蒙蔽,導致皇馬較早賣掉了馬里安奴、摩拉達兩位出色的攻擊手,隨後半路殺出的PSG讓皇馬措手不及。除了麥巴比之外皇馬缺少準備充分的B計畫。基於此施丹索性不引進前鋒了,這樣還可以給更多後備球員機會。

季初在靴室笑談社出版的皇馬月度總結中,筆者就曾說過,儘管菱形4-4-2/4-3-1-2戰術幫助皇馬拿下了多場決賽的勝利,但這套體系實際上隱患很大。上球季衝刺階段由於施丹有著許多即戰力強的球員可換,導致球隊在短傳滲透失效後可以快速變陣提升球隊衝擊力,從而降低了體系帶來的消極影響。而且那段時間C朗的身體確處於極佳狀態,尤其在重大比賽經常一擊致命,但33歲的他不可能始終保持。

誠然摩拉達、J洛迪古斯等人的轉會也有許多主觀因素,更多是由於他們出場時間少而自願做出的決定,但皇馬隨後的引援並沒有針對性。阿辛斯奧上球季大放異彩,身價暴漲數十倍讓高層看到了培養本土球員的紅利,再加之歐洲青年國家盃皇馬球員皆有出色發揮。隨後,球會一口氣引進施巴路斯、菲奧靴南迪斯,回購馬高斯羅蘭迪、華利祖以及馬約萊爾,提拔夏基美等舉措雖然使皇馬陣容結構更加年輕化,但小將還不具備成為正選的實力,反而在球季後期連大名單都擠不進去,這是夏窗操作失誤之二。

(圖7:與雷加尼斯的兩回合比賽暴露出皇馬陣容深度不足的問題)

今季國王盃,施丹以練兵為主的同時也輪換部分主力球員,想達到雙贏的目的。但事實並不如此,雖然前兩簽抽到的都是來自西乙B的球隊,但皇馬的後備陣容卻丟了4球,而且都是在主場。隨後還是在班拿貝,在手握一個作客入球的優勢下被雷加尼斯2-1反勝,繼上季丹尼路在國王盃擺烏龍之後又一次堪稱恥辱的折戟在國王盃。

在防線球員的組成上,皇馬也出現了錯誤預估。舉幾個例子——沒有選擇和比比續約,而是回購U21小將華利祖,儘管後者非常有潛力,但在與祖記的歐聯淘汰賽次回合之前皇馬面臨無中堅可用的局面,正選出場的華利祖展現了稚嫩的一面,導致球隊差點被祖記逆轉。其次在夏窗讓曼城輕鬆得到丹尼路,從而冒險的提拔B隊的夏基美進入到一線隊,後者完全沒有大賽經驗,在卡華積因心臟問題缺席比賽期間夏基美的表現還欠缺火候,之後施丹更多使用拿祖作為卡華積替補。

今季皇馬三線作戰成績不穩定,一方面是如上所說的夏天轉會窗引援的問題,另一方面也是部分核心球員老化導致球隊運動能力降低,且在戰術思維僵化之下(堅持使用技術型陣容)球隊逐漸走向危機,施丹更是一度面臨「下課」風險……

(圖8:阿辛斯奧和華斯基斯聯手盤活了皇馬進攻)

筆者覺得,皇馬本球季真正的轉捩點是在歐聯1/8淘汰賽與PSG首回合比賽中的最後十分鐘,彼時在丹尼爾艾維斯位置前提之後,PSG真正拉開寬度從而使兩翼形成了聯繫,皇馬在危機四伏之下施丹換上盧卡斯-華斯基斯、阿辛斯奧後效果立竿見影,皇馬連扳兩球3-1逆轉。從此以後一切問題都迎刃而解了,後來的比賽無論與祖記也好,與拜仁也罷,施丹找到了新的解題思路。

【戰術報告:四名中場球員如何站位影響全域】

本球季皇馬主要使用三種陣式:4-3-1-2、平行4-4-2以及4-3-3,每種陣式對應著不同的人員配置和戰術打法。其中前兩種使用頻率最高,而最後的三前鋒陣式使用較少,很大程度上由於BBC組合能力的下滑,三人如果同時正選對中場的負荷會增大,進而導致攻守不平衡。那麼主要說一下前兩種陣式,最大的區別在於四名中場球員如何選擇以及如何站位,這直接影響了全域。

1、4-3-1-2/菱形4-4-2報告

(圖9:伊斯高成為主力帶來體系的變動)

在上球季衝刺階段,巴爾由於頻繁傷病而長期缺陣,基於此,在「B隊」發揮出色的伊斯高成為了施丹眼中最佳替補人選。由於巴爾和伊斯高完全是兩種不同類型的球員,施丹專門針對伊斯高的特點重新佈置了陣式。卻奧斯-卡斯美路-摩迪三名防守中場在更多防線身前拿球組織進攻,在前場C朗-賓斯馬組成雙中鋒,在這兩條線之間增加伊斯高作為自由人上下串連,這是最能發揮他個人能力的位置。而伊斯高在之後的採訪中也透露「施丹是唯一一位把我放在最適合位置上的教練。」這套體系非常注重短傳滲透,隨著賓斯馬越來越「攻中化」的踢法而達到了極致。2017年歐聯決賽4-1大勝祖記拿下冠軍是菱形4-4-2的標誌性戰役,甚至施丹還沒有用換人名額比賽就已提前結束了。

(動圖:與祖記的首回合比賽,伊斯高助攻C朗破門)

如上圖C朗的入球是皇馬菱形4-4-2較為典型的一次進攻方式。伊斯高通常遊移到左路配合馬些路的無球套上,通過不斷短傳入滲後倒出傳中的空間。同時卻奧斯也前壓到左輔位區域接應,有時賓斯馬也拉邊進一步策應。但這一次賓斯馬留在禁區負責幫助C朗做單擋,正是他牽制住了基亞連尼和巴沙利,讓下底的伊斯高聯繫上了搶在前點的C朗,這個配合看起來簡單,但已經在日常訓練種演練很多次了。

其次,大多時候皇馬的進攻都集中在左路,那麼對手的防守重心也必然向右側傾斜。這時候另一邊的卡華積/摩迪總能敏銳的前插到弱側,等待卻奧斯的精準轉移,或者卡華積直接內收到禁區後點位置搶點。兩邊之間來回的調度,讓對手很難佈置防守。

(圖10:堅持使用同一套陣式讓施丹危機四伏)

今季季初,施丹沿用上季的「技術化陣容」,但無論聯賽對付弱旅還是歐聯對付強隊都失效了。尤其法國少帥曾在一周之內使用同樣陣容兩連敗基羅納、熱刺,這是最典型的案例。戰術改革的背後有人因此受益,但也有人因此而做出「犧牲」。考慮到許多主力球員的核心利益問題,非常注重球員感受的施丹無法突然改變已經成型的戰術打法。

(圖11:與祖記的歐聯次回合比賽,施丹半場變陣)

在歐聯1/4決賽中,皇馬首回合3-0擊敗祖雲達斯。手握巨大優勢的施丹,次回合回到班拿貝球場後他有足夠的資本去嘗試目前菱形4-4-2在強強對決中的戰鬥力還剩多少。但面對祖記的高位壓迫,皇馬基本沒有過任何有威脅的射門,還被文素基治用相同的方式連扳兩球。下半場剛開場不久,施丹同時換上阿辛斯奧和華斯基斯變陣4-4-1-1,這個細節的背後直接反映了技術化陣容目前在高強度比賽下攻防不均衡的問題。儘管如今皇馬在中後場已經建立起了成熟的控球-互搓-轉移的模式,但對球員狀態、體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最後皇馬以一記爭議性的十二碼驚險晉級,此篇不討論裁判判罰問題,只說一點,C朗頭槌二傳華斯基斯的那一瞬間,祖記球員已經集體失去防守位置了。賓拿迪亞的犯規,其實是在補錯,更何況那一刻只有他在及時補錯。

驚險晉級四強,施丹在對拜仁的比賽中不可能再繼續使用菱形4-4-2陣式了。與祖記一戰吸取足夠的教訓之後,皇馬對於防守顯然有了更明顯的佈置。盧卡斯-華斯基斯正選協防卡華積的同時又大膽捨棄了狀態不佳的巴爾和賓斯馬,說明施丹已經看透了問題且已經具備解決問題的條件和決心,這個細小的用人變化展現了施丹的魄力和球商。儘管賽後球迷普遍認為拜仁是更具有優勢的一方,但在筆者看來其實比賽基本在皇馬的節奏下展開。看似拜仁攻入皇馬三十米區域的機會更多,但實質上的威脅並不大,其中伊斯高受傷下場對皇馬來說是個不小的損失。在次回合的比賽中拜仁明顯更具優勢,但無奈終結能力太差,其實這也是實力的體現。施丹在比賽中及時的針對性換人最終讓皇馬有驚無險的進入到歐聯決賽。

縱觀本球季施丹對於菱形4-4-2/4-3-1-2陣式的使用過程,其實也是一個他自我不斷糾錯的過程。可能在今年的決賽上他依然會使用這套體系,但很顯然,和去年歐聯決賽相比已經完全不一樣了。經過這一年,施丹在諸多硬仗中接連折戟,尤其在國家打吡主場敗給巴塞更甚。但正是這個過程讓這位少帥快速成長,才能在球季衝刺期的關鍵戰中多次帶領球隊逆流而上。

2、平行4-4-2陣式報告

(圖13:皇馬多次使用平行4-4-2陣式)

中場四人由菱形或者3-1的站位變為平行站位,並且在中場兩翼的位置上分別使用阿辛斯奧、華斯基斯,雙防中則在卡斯美路-摩迪-卻奧斯-高華錫之中四選二(大多數選擇摩迪加上卻奧斯的組合),這就是皇馬本球季的另一個4-4-2陣式。如上文所說,與PSG比賽的最後十分鐘是施丹之後可以實施戰術調整的關鍵,阿辛斯奧和華斯基斯僅用了十分鐘時間就在王子公園球場證明了自己,他們出色的表現為施丹的變陣之路掃清了輿論等方面的障礙。

(圖14:客場6-0大勝尼科西亞的比賽皇馬平均站位)

歐聯分組賽客場6-0大勝尼科西亞的比賽,施丹因為輪換的原因派上小將阿辛斯奧和華斯基斯出場,並針對兩人特點變陣為平行4-4-2,反而收穫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隨後在聯賽主場對西維爾的比賽中,施丹繼續使用平行4-4-2陣式,皇馬在上半場就已經狂轟5球。

這套體系相比菱形4-4-2減少了繁重的短傳傳遞,更注重向前推進的效率。兩邊的阿辛斯奧-華斯基斯展現了極強的邊路往返能力,進攻時能快速前插,配合馬些路-卡華積的無球套上,皇馬的邊路衝擊力得到提升。其次在反擊中二人也能迅速帶球突入禁區,與C朗、賓斯馬形成四人小組,有層次感的分佈和壓迫在對方禁區之上。在防守時,隨著阿辛斯奧-華斯基斯在邊路的快速內收,皇馬能形成緊湊的站位,保護輔位區域。有時針對不同的對手兩人也會進一步深度回防,與防線保持平行站位。而阿辛斯奧和華斯基斯在球季進入衝刺期時得到重用,反映的是皇馬目前對跑動量、衝擊速度以及運動能力的需求。 得益於在皇馬平行4-4-2中的出色表現,阿辛斯奧和華斯基斯也如願被盧佩迪古帶到俄羅斯世界盃的舞臺上

(圖15:伊斯高在平行4-4-2體系中缺少能發揮的位置)

皇馬目前的平行4-4-2體系很難有伊斯高的位置,在中路有摩迪、卻奧斯、卡斯美路、高華錫等人競爭,邊線中場也有阿辛斯奧和華斯基斯。伊斯高因此被施丹捨棄了一段時間,在西班牙與阿根廷的友誼賽中,伊斯高帽子戲法展現出絕佳狀態,賽後也向媒體大吐苦水。後來伊斯高肩膀受傷導致無法上場比賽,算是間接的幫助施丹緩和了用人的難處與尷尬。

【歐聯決賽的擇人——施丹幸福的煩惱】

皇馬與利物浦的歐聯決賽即將到來,施丹如何排兵佈陣也備受關注,對於他來說這是一種 「幸福的煩惱」。在聯賽最後幾輪的比賽中,巴爾展現出了絕佳的比賽狀態更給施丹出了難題。

(圖16:皇馬近兩年歐聯決賽的正選)

考慮到這是歐聯決賽,施丹應該不會讓阿辛斯奧/華斯基斯正選,兩位球員更多作為後手備用。那麼皇馬的所使用的陣式也就是在4-3-1-2與4-3-3之間選擇,2017年的歐聯決賽,施丹捨棄巴爾重用伊斯高,採取了4-3-1-2陣式。而2016年的歐聯決賽,施丹則讓BBC組合再次在歐聯決賽中連袂出場,伊斯高也因此落選了西班牙征戰歐洲國家盃的大名單。

巴爾還是伊斯高?雖然只是一名球員的變動,但帶來的卻是兩種截然不同的陣式。依筆者愚見,從穩妥的角度考慮更傾向於複製去年決賽的陣容,巴爾等人替補待命準備在下半場利用速度優勢進一步衝擊利物浦的防線。

此文的結尾,必須要提到的人物是C朗拿度。迪史堤芬奴也僅獲得了兩次金球獎。如果此次C朗能幫助皇馬完成三連冠偉業,並且在決賽中還有關鍵發揮,那麼他也極有可能連續三年斬獲這項球壇最高的個人榮譽。

「我的目標就是成為皇馬歷史最佳之一,或者乾脆就是歷史最佳。」 ——C朗,2009年加盟皇馬後的第一次採訪。

(感謝Wyscout提供的資料支援)

主辦:靴室笑談社
作者:用戶二號
微信:Bootroomchat
①文章為“靴室笑談社”版權所有,轉載請附上原文連結及注明原作者(靴室笑談社),如盈利性機構轉載需獲得“靴室笑談社”授權。
②如有作品內容、版權等相關問題,可同“靴室笑談社”編輯部聯繫。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