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二十五號淩晨,歐聯四強在晏菲路拉開序幕。對於利物浦而言,這是球隊事隔十年再次闖入四強階段。狄更斯(Charles John Huffam Dickens,英國文學家)說,「沒有人能夠製造一口鐘,為利物浦敲回已經逝去的時光。」彈指之間,往日的青春已變成腹部的贅肉。而當年死戰藍橋的情景,卻還歷歷在目,不曾忘懷。
由賓尼迪斯到高普,球隊變化很大。但是從戰術的角度,高普的正選卻遠比當年場場輪換的Rafa要好猜許多。不出意料地,後防線週末輪休的阿諾特,路夫蘭,羅拔臣悉數登場,中場三人組軒達臣拖後,張伯倫推進,狀態和穿插能力更好的占士米拿替下維拿杜姆,他們的前面,依然是今季火力冠絕歐洲的費馬薩組合。
比較有趣的是羅馬的佈置,按照笑談的前瞻,迪法蘭斯高會在433和532之間權衡。三中堅還是雙中堅,To Be or Not To Be:怎樣才能在保證後防的基礎上,利用邊線攻擊,抑制利物浦銳利的輔位切入?
圖:Roma-3412
在這張羅馬開場不久的進攻分佈圖(2‘22”)。答案一目了然。在中後場,客隊左側啟用了腳下相對靈活糾纏能力較強的祖安,速度最快的文奴拉斯居中照應,空中能力強悍但轉身和回追緩慢的法斯奧被移到右路。而中前方面,迪斯高和安達壓住了利物浦兩個中堅,尼恩高蘭稍稍墮後伺機突進,在他身後是相對平行負責掃蕩絞殺的迪羅斯和史杜特文。當然,扮演關鍵角色的翼衛,不出意外地進入高位承擔起覆蓋全域的壓制任務。
利物浦的進攻思路,則一如既往地集中在前場三人組身上。他們之中,費明奴位置最為靈活,時而靠近右側為沙拿跑出空間,時而回收策應幫助中場推進。左右兩側,沙拿基本遊蕩在祖安負責的區域,文尼與法斯奧兌位,不過較另一側後撤拿球的時間更多。不管怎樣,高普萬變不離其宗的根本,還是簡化中後場傳遞,第一時間利用直線把球交給前面的三個攻擊手。俗話說過了海就是神仙,利物浦這套不講究細枝末節直接越過中場的打法,在今季的比賽裡,一次又一次地被證明其有效性,特別是對於那些敢於壓出來做中圈爭奪的球隊。
這一次開場不久的攻守轉換,基本就為利物浦展示了上面所闡述的雙方較勁之處。羅馬中圈正三角囤集中路,並不在於有序地組織,而在於加強厚度,以截斷利物浦的直傳。而利物浦的倒三角組合,卻也有著類似的任務,只是打劫完成之後的思路有所不同。如gif圖中所示,高拉路夫持球連續內切進入利物浦半場,在連接尼恩高蘭和迪斯高的時候被回防的費明奴截斷。利物浦隨即反擊,張伯倫斷球,直傳找沙拿,單打祖安,內切成功後完成第一腳射門。一來一回之間,宣告著主客雙方圍繞著翼衛和輔鋒所展開的戰鬥,從比賽的第一分鐘開始,就已經打響。
來源:Marking-1on1
比較令人驚訝的是,在防守上,羅馬採用了非常激進的全場盯人策略,他們以對位的方式,整體從後場開始前壓,在打斷利物浦的中後場連接之後,把爭奪引入空中以及之後的第二點。比如視頻中所展示的這次壓迫,中圈以後,迪羅斯、史杜迪文對占士米拿、維拿杜姆,三個中堅分別貼住文尼費明奴沙拿。而在中前的區域,迪斯高、安達壓迫路夫蘭和雲迪克,尼恩高蘭則全程緊盯軒達臣,不給利物浦的拖後中場調整的空間。以此為基礎,羅馬的兩個翼衛伺機壓上限制阿諾特、羅拔遜,切斷利物浦中堅向邊路的轉移。迫使利物浦回傳門將,選擇成功率較低的長傳。然後他們的三個中堅就可以依靠身高優勢搶下第一點,再把比賽引入第二點的混戰。
這一戰術使得主客雙方在比賽裡一度形成均勢,甚至在10-25分鐘這個時間段裡,羅馬攻入對方防禦三區的次數還稍稍佔優一些。客隊通過不惜體力的壓迫,將利物浦的中前和中後隔離開來。而羅馬的兩個翼衛特別是高拉路夫這一側則不斷地向前推進,基本實現了以攻代守壓制利物浦輔位攻擊的目的。
不過,受體力所限,羅馬的移動越來越慢。加上中圈混戰本來就是利物浦的強項,局面以28分鐘文尼的單刀為界開始逆轉。在文尼短短兩分鐘內第二次將絕好的機會打飛之後,羅馬不得不重新思考高位壓迫戰術的可行性,他們在進退上出現了不一致。以文奴拉斯為首的包括翼衛在內的5人防線被迫後退以減小身後的空間,而另一方面,迪羅斯、史杜迪文、尼恩高蘭卻沒有同步回撤,羅馬的三線開始脫節。
圖:Milner-Pos-Change
此時另一個打破僵局的戰術點,出現在占士米拿身上。為了解決軒達臣和兩個中堅的出球問題,占士米拿在位置和移動上主動求變。由上圖可以看出,他有目的地回撤到了左側較深的區域,和居中的雲迪克,以及向右側移動的路夫蘭形成三中堅佈局。此變化在破掉羅馬對軒達臣乃至中堅壓迫的同時,也使得利物浦的兩閘得以進入更前的區域,支援文尼沙拿開展輔位進攻。而一旦羅馬的翼衛迫於壓力不得不退後,客隊的中圈就只剩下迪羅斯和史杜迪文兩個人覆蓋前後左右大片的面積。而失去了第一層攔截,他們兩人在橫向上已經無法及時移動幫助翼衛,於是高拉路夫立刻陷入被動,進退維艱。從文尼單刀不入之後短短的6分鐘內,利物浦製造了至少5次有威脅的射門,此時場上的形勢告訴利物浦,離入球已經不遠了。
34‘40”,利物浦射門被羅馬擋出並解圍至中場,軒達臣第一時間到位參與爭奪,並在路夫蘭干擾了第二落點後,及時阻擋了迪斯高的持球轉移並且將球捅掉完成小組反搶。而此時高拉路夫則錯誤地啟動前插,把身後交給了無人看管的費明奴,F9隨即在輔位和沙拿一個2對2換位,由後者擺脫射門掛遠角打破僵局。
來源:FirstGoal
44‘46”的第二入球,也是利物浦簡化中圈,利用個人能力提速的又一範例。一次解圍,球落在了沙拿腳下,又是一次簡潔的傳遞,瞬間形成二打三,兩人隨後合理的跑位,立刻破掉了羅馬最後的防線,費明奴送出直線,再由沙拿單刀將球冷靜地搓過阿利臣入網。羅馬中堅的能力,在這次阻擊中並沒有顯示出很好的互補性。文奴拉斯指揮能力不足,祖安素質平均但也無明顯的長處,法斯奧正面強悍,但轉身和回追緩慢。怎麼把利物浦的兩個翼鋒壓回到後場,怎麼攔截利物浦的直線出球,怎麼限制利物浦中後場提速。顯然,依靠三個中堅是不夠的。羅馬的中場在協調後防方面顧此失彼,才是客隊大比分落敗的另一關鍵。
來源:SecondGoal
下半場伊始迪法蘭斯高就換上了另一位高中鋒舒軒克,他把中場的站位由正三角變為倒三角,尼恩高蘭不再一味地壓到最前線,而是稍稍後撤,回到和史杜迪文相對平行的位置。當球隊整體退回低位的時候,這位光頭悍將也被要求更多地參與對邊路的圍堵和夾擊。如此一增一減之下,羅馬就把上半場所使用的盯防戰術,改為在較後的區域集結,輔以間歇性向前壓迫,來抵擋利物浦的邊輔位進攻。
圖:Roma-1st-Adjustment
然而羅馬這只球隊似乎在中後場組織上缺少意大利人傳統的嚴密和協調性。即便降低了頻率,他們對壓上的執行能力依然不如利物浦。所以一旦隊形展開,後場球員的弱點就會因失去協防而暴露無遺。比如下半場丟掉的第一個球,當雲迪克把球轉移給路夫蘭的時候,身體老化往返能力下降的高拉路夫沒有第一時間貼上去,使得阿諾特有足夠的處理時間。而此時中間的文奴拉斯,以及遠端的法斯奧,也都沒有隨已經變化位置的費明奴橫向往這一側移動。羅馬中堅線點與點之間的距離太寬太死板,以至於無法形成有層次的身後保護。當然,文奴拉斯在阿諾特傳送的瞬間有一個明顯的造越位動作,雖然因為後面的法斯奧沒有成功,卻也不失為一種選擇。但無論如何,羅馬在中後場防守組織和移動上的缺陷,是十分明顯的。迪法蘭斯高為什麼客場作戰依然要壓出來打,其內心的糾結可見一斑。
圖:ThirdGoal
而第四個入球,幾乎是前文所敘的戰術漏洞的重演。又是一次很簡單的後衛線橫向轉移,羅馬的中場再一次沒有及時移動保護,使得高拉路夫迫於無奈之下選擇出擊,自己毀掉了後防線的完整佈局。而此時中間的文奴拉斯,依然沒有帶領同伴往這一側移動,指揮祖安貼上去把利物浦的進攻擋在禁區外。羅馬在慢慢地退回禁區和更具傾略性地橫移攔截之間,選擇了前者,這既反映了球員個人能力問題,也體現了球隊局部協同防禦的不足。而沙拿一旦自由地推入禁區,羅馬連選擇犯規的餘地都沒有了,失球也就在所難免。
來源:FourthGoal
大比分落後之下,迪法蘭斯高進行了第二次變陣。他用干拿倫斯替下迪羅斯,提高中場的跑動能力。用柏格堤替下祖安,繼續強攻紅軍右翼。在最後30分鐘,羅馬變532為慣用的433攻擊體系,為扳回兩球埋下了伏筆。
為什麼不正選自己的常規戰術?我在賽前是這麼猜的。不管打四後衛還是五後衛,以左側高拉路夫為主要進攻推進和策劃點的羅馬,都需要考慮如何在自己的這個區域限制沙拿。532的好處,在於輔位禁區角附近,可以形成多一層的保護,祖安幫高拉路夫,文奴拉斯看祖安身後。而一旦高拉路夫推上去,另一側的費奧倫斯補下來也還有4人的寬度可用。如此於攻於守,都是相對兩全的方案。但是我沒有想到羅馬的中場對側翼的保護做的如此失敗,尼恩高蘭過於在意對軒達臣的壓迫和限制,他們的正三角分佈,的確能夠在中區形成足夠的厚度延緩利物浦的推進,但是一旦移動跟不上,兩個翼衛就會因為缺少協助而陷入困局,這一點在前面第三第四個丟球裡體現地十分明顯。想必迪法蘭斯高會在次回合的比賽裡有所調整。
視頻:Roma-FirstGoal
能夠令客隊兩次變手,高普在前70分鐘的比賽時間裡可謂完勝。但是,五球領先的情況下,他還是低估了羅馬的意志和反撲能力。換下沙拿情有可原。但是隨著因斯的上場,主教練想要傳遞什麼資訊其實並不明確。從場面上看,利物浦並沒有從整體上把攻防速度緩下來,球隊繼續在兩個禁區之間快速轉換,中場依然在不斷前插,前鋒還在想著怎樣打進第六第七個。這一切的一切種種,都讓利物浦在以這次換人為起點的十分鐘內,消耗掉了本不應該消耗的體能。第一個丟球就是很好的例子,前鋒和中場沒有跟上對方的轉移,路夫蘭在中場佈防未有及時恢復的情況下,失去了自己在球隊整體陣型中的定位。當然,他只要跟隨雲迪克稍微往前兩步,迪斯高就會落入越位陷阱。不過身體極限之下,球員的行動和判斷出現了錯誤,從而導致了失球。這次失誤的確有點低級,但是路夫蘭在其他時間的表現,不應該因此而被否定掉。
誰應該為失球負責?我想首先要問問高普換人的意圖。實際上羅馬之後的進攻包括造成第二個失球的十二碼基本都是從左路發起。在可選擇的後備有限的情況下,誰上誰下什麼時候上其實不應該以結果為判定。我認為,球隊在70-80分鐘階段沒有對攻防節奏進行合理的控制,導致體能下降,才是造成兩個失球的根本原因。
然而這畢竟是一場勝利,利物浦應該表現得更有信心才對。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希臘哲學家)說,「人不可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上一次逆轉,這一次未必能逆轉。上一次雙殺,這一次也未必能雙殺。結果如何,不妨留待週末聯賽之後再看。但是如果一定要做一個預測的話,我想純粹從戰術的角度,同樣攻強守弱的羅馬所面對的問題,要更為棘手和致命一些。機會多寡,不言而喻。
主辦:靴室笑談社
作者:BootRoomTrainee
微信:Bootroomchat
①文章為“靴室笑談社”版權所有,轉載請附上原文連結及注明原作者(靴室笑談社),如盈利性機構轉載需獲得“靴室笑談社”授權。
②如有作品內容、版權等相關問題,可同“靴室笑談社”編輯部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