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狼共舞——球隊報告之羅馬戰術分析與歐聯前瞻|靴室笑談社

【羅馬的浮沈與重建】

過去幾年,羅馬一直是歐洲賽場不可忽視的力量。雖然屢次在先租後買的過程里存在資金不足、必須通過賣人填補空缺的現象,但是羅馬始終是一個重視個人能力,並且在不斷發掘具備不同特質的球員,同時也是一家能把年輕力量與年邁球星結合起來的球隊。但在魯迪-加西亞和史巴列堤治下,盃賽並沒有打出預期的效果。尤其是在加西亞時期小組賽屢出慘案,史巴列堤時期更是兵敗外圍賽,球隊在一場論激發上限高度的時候屢屢暴露問題。但在迪法蘭斯高到來之後,在歐聯賽場上已經屢次見到他的針對性調整。雖然依然存在一定的臨場調度問題,但獨到而精准的賽前佈置,讓這支羅馬迸發出巨大的能量。3-0車路士足以讓人刮目相看,在1-4落後的絕境下率隊逆轉,足以寫入戰術史冊,球隊也順利進入歐聯四強。前後兩頭的個人能力優勢通過變陣得以利用,也使得羅馬在今季歐聯,成為了一支充滿X因素、關鍵時刻迸發巨大能量的球隊。

【特殊的人員構成與戰術探索】

羅馬人員構成有非常特殊的地方,幾名能在關鍵時刻依仗的球員,迪斯高32歲,迪羅斯34歲,尼恩高蘭即將年滿三十,高拉路夫32歲,法斯高31歲,文路拉斯年輕但是易傷。這其中,迪斯高作為協調性技術俱佳的可回撤中鋒,同時亦可進入禁區與後衛肉搏爭搶一點,由於活動雲圍大而且需要拉邊與回撤,踢法消耗是巨大的;迪羅斯年紀已大,但在比真歷離開球隊之後,是球隊最為關鍵的潤滑劑,同時球隊非常依賴他的防守覆蓋、對防線的保護,這也注定他在任何場合都會面臨大量跑動消耗的問題;尼恩高蘭直來直往大量衝擊的硬剛踢法,也注定了大量身體對抗和消耗。結合其他幾名年紀較大、或者類似費奧倫斯這樣曾經受過膝蓋重傷的球員,可以說球隊是不可能在每一場比賽都能保證足夠的投入度與專注度,也不可能讓這些老球員每場聯賽都保證巨大的跑動量,保持足夠的身體狀態。

所以球隊在日常聯賽時,必須注入一些年輕人、或者能夠提供低消耗虐菜特質的球員。這一點迪法蘭斯高在今季不斷追尋解決辦法,併力圖尋求聯賽與盃賽切換的平衡。在主場逆轉巴塞之前,4-3-3陣型一直是羅馬的主力陣型。在賽季初期,迪法蘭斯高尋求穩定的翼鋒-閘位組合,三名中場的職責與位置也來回切換。例如在賽季初期面對亞特蘭大的比賽中,尼恩高蘭佔據中路類似一個進攻中場,從薩斯索羅跟隨恩師而來的迪費列則在禁區前沿接球轉身聯繫中場,在迪斯高拉邊後迪費列會壓到鋒線。而在下半場,羅馬切換陣型為4-1-4-1,迪費列經常回撤到己方輔位進行協防。在最後十分鐘,迪法蘭斯高更是換上柏歷堅尼作為右翼衛,迪斯高頂到鋒線後讓艾沙拉維埋伏身後。等到幾天後對國際米蘭的比賽中,迪費列位置非常靠後,目的正是在於把尼恩高蘭前頂到鋒線位置。或者站在禁區角邊緣,為尼恩高蘭拉扯開空當。那場比賽也是迪帥第一次嘗試安達,土耳其小將第一次出現的位置則是迪斯高身後。

(圖)迪斯高常見的線路,埋伏中堅身後、閘位身前的區域直接打擊

球員的特質是被逐漸挖掘的,9月中旬迪帥第一次嘗試讓舒軒克作為右翼鋒與迪斯高遙相呼應,並逐漸發現了柏歷堅尼踢聯賽減輕其他球員負荷的意義。同時一度讓費奧倫斯作為右翼鋒,通過費奧倫斯、般奴-佩雷斯一傳一快的組合構建右路,並把柏歷堅尼能跑能射的特點容契進去。但問題同樣顯而易見,主場0-1負於拿坡里右路難以推前。迪斯高作為唯一突前前鋒孤立無援,尼恩高蘭依然佔據中路。在這一階段,迪法蘭斯高更多地是一些常規操作,最多是在守比分的時候,換上法斯高變陣五後衛陣式。而且在用人選擇上也多次出現並不搭配的現象,臨場問題更是讓羅馬多次無法拿下比賽。

直到兩回合對車路士的歐聯組賽。首回合柏洛迪左路回撤,史杜特文直插左路,右路謝臣不斷前插,與尼恩高蘭、般奴-佩雷斯一起,三人以不同層次直插禁區。在車路士路易斯受傷下場變陣3-4-3之後,利用車路士後防單防能力較弱的弱點,結合迪斯高的中鋒技術,快速把比分反超。第二回合,迪斯高和柏洛迪一起回撤幫助推進,艾沙拉維和尼恩高蘭右路衝擊,費奧倫斯右路通過傳接幫助推進,並為中路迪羅斯減輕壓力、放長傳衝擊對方兩邊,並最終成為3-0打爆車路士3-4-3體系的基礎。

(圖6)迪斯高打爆車路士後場

(圖)迪斯高控制第一點,艾沙拉維後插上利用空間

柏洛迪會回撤到非常深的位置,甚至位置與迪羅斯平行。但這樣的回撤接應法斯高或者高拉路夫,就能倒球推進,並繼而讓史杜特文直插左路打開縱深,繼而讓高拉路夫前插助攻。車路士的三中堅體系在這一側被多次壓回,薩柏哥斯達雖然可以通過趟球推進,並且具有一定的速度,但是由於缺乏足夠的補防意識與站位,和阿斯派列古達一齊被多次穿透。同時,迪斯高多次回撤,由於車路士只有兩名中場(而且沒有坎特和威廉),這樣的回撤直接牽制住了車路士中後場球員,迪羅斯也能得以順勢前移,拿下二點後直接傳到邊路。而另一端艾沙拉維和尼恩高蘭一起後插上。在大局已定的時候,文路拉斯被換上場。這時候文路拉斯作為右中堅,法斯高拖後,祖安左中堅。而右路比較特殊,謝臣位置相對靠前,尼恩高蘭拉到右側接應,衝擊出縱深後迪羅斯直接長傳吊高波打車路士身後,也在對方前沿打出幾次配合。

從此之後羅馬的4-3-3體系趨於穩定。但是由於前文已經提到的不可調和的矛盾,幾名關鍵球員不可能在每一場聯賽都能保持足夠的投入度。而且羅馬雖然有不少盃賽很強的球員,但是缺乏能夠在聯賽刷出數據的球員。迪斯高雖然能力很強,但是一旦回撤後難免會影響到對球門的直接威懾,而他自身的特點也使得他更像是一名具備中鋒體格與技術的中場,這都會影響到他在踢中下游球隊的數據。小將舒軒克同樣具備諸多不錯的特質,尤其是身材高大還具備很強的衝擊力,但是射術存在不少問題,也嚴重影響到他在前場的效率,直至最近對陣斯帕爾的比賽中舒軒克才在聯賽開胡。相比較上賽季,由於缺少了沙拿,球隊缺乏在聯賽里穩定輸出的點,這也意味著球隊需要通過累積攻勢換取進球,也更為依賴尼恩高蘭這樣通過後排插上打散對方落位的球員。

(圖)尼恩高蘭一旦前插就很容易製造混亂,同時具有終結能力,作為中場又能夠送出直線、吊高波打身後

但是這同樣帶來不少問題。比如即將30歲的尼恩高蘭,已經不像前兩年那麼能跑了。在多場比賽里尼恩高蘭在70分鐘之後,體能已經出現有些跟不上的現象。同時,由於球隊邊路缺乏足夠的持球強點,這使得球隊非常依賴柏洛迪在左路的直來直往打開空間。迪帥並不精於佈置前場精細而瑣碎的線路,羅馬核心陣容的身高體格與技術水平也不足以支持一些打法。球隊雖然擁有類似尼恩高蘭這樣,具備多個適合聯賽稀缺屬性的球員,但依然很難打出效率。迪法蘭斯高在這樣的基礎之上,開始逐漸重用柏歷堅尼與安達兩名能在狹小空間內傳射的球員,目的也是在對陣中下游球隊時提升效率、降低消耗。

相比於其他能力,柏歷堅尼和安達在最後一傳、瞬時起腳射門、大雲圍跑動與衝刺方面都突出很多,這也使得球隊在虐菜時更加倚重他們從而減輕消耗。同時利用費奧倫斯、法斯高、迪羅斯等人的後場出球,減緩壓力和消耗。迪帥也的確嘗試了一些其他思路,例如艾沙拉維、高拉路夫和史杜特文三人聚攏,右路謝臣結合般奴-佩雷斯的衝擊力與爆發力,但是效果並不理想。迪羅斯因為禁賽與傷病,球隊在多場聯賽不得不使用戈納隆,這也直接影響到球隊的後場防守。尤其是在費奧倫斯正選的前提下再正選戈納隆,就很難保證右側輔位的安全。球隊往往只能依賴尼恩高蘭或者柏歷堅尼的大幅回撤填補空檔。在四後衛陣型下,文路拉斯與法斯高也多次出現問題,投入度與定位球,是羅馬屢屢被進球的原因。

(圖)安達作為射門員,在聯賽里往往能起到低消耗虐菜的效果

自二月連續啓用安達和柏歷堅尼之後,球隊虐菜效率得到明顯提升。安達也經常在禁區前沿突射冷箭破門。射門好是一項足以一俊遮百醜的特質,這樣的球員也往往能在聯賽中刷出不錯的數據,並成為球隊減輕消耗贏得比賽的重要角色。這一點在各個聯賽都是如此,但是如何能放大他們的優勢、減輕其他隊友的消耗,同時又能做到非常清晰地知道這些擅於射門的球員其他的局限性所在,這就非常考驗主教練的手腕與功力。同時在盃賽里有意識回避他們正選,或者只是在關鍵時段以後備上陣發揮作用,亦或是直接派他們上陣,但目的在於讓能力更強的球員打出體能差的優勢,這都是非常考驗教練對大局把握、賽前佈置,乃至膽識考量的重要因素。

(圖)迪斯高回撤,傳給插上弱側的柏洛迪,後者橫傳找到隊友破門

0-2兵敗AC米蘭一戰,能夠體現出這套4-3-3的局限性。在費奧倫斯不在的情況下,右半扇區文路拉斯、般奴-佩雷斯和柏歷堅尼出球問題被加度素直接針對。米蘭中前場球員跑動量很大,幾名中場也在驅動下在前場形成壓迫,而羅馬則也因為剛剛從烏克蘭客場歸來,到下半場很快就出現體能不足的現象,被加度素集中發力擴大比分拿下比賽。尼恩高蘭早早體力槽見空,安達與柏歷堅尼的個人能力局限性在這樣的場合就體現出來。

但4-2戰勝拿坡里卻足以見得迪帥的功力。回撤的迪斯高使得艾比奧爾、庫利巴利無所適從,在這場比賽迪斯高甚至經常拉到邊路帶球,再送出直線給柏洛迪。高速前插的安達拉開縱深,襲擊拿坡里的身後。尼恩高蘭傳球至禁區內,安達或者迪斯高再回傳到邊路,費奧倫斯傳中去找迪斯高。這其中回撤的迪斯高可以分邊;站在中路的尼恩高蘭可以送出直線,或者吊高波找身後,也可以直接遠射;迪羅斯直接長傳找邊路或者送至對方後衛身後;高拉路夫持球壓上,並且結合長傳轉移找高速插上的右路。羅馬的進攻比較靈活,同時還能利用迪斯高對位艾比奧爾的優勢。

【三中堅戰術的歐聯奇跡】

在1-4落後之後主場3-0逆轉巴塞隆拿,無疑是羅馬今季戰術上豐碑之作,也足以寫入歐聯戰術史。迪帥直接採用三中堅自由人陣型,其中迪羅斯承擔了自由人職責,文路拉斯雖然居中拖後,但同樣承擔了上搶掃蕩的任務。法斯高和祖安身體素質出色,都具備體格和速度,三人輪番上頂,甚至經常直接頂到中場位置,阻斷對方球員轉身。三名運動能力都非常出眾的中堅,結合左右兩個兼具技術的翼衛托底,以及迪羅斯出色的防守技術,羅馬整個中後場非常有彈性,同時層次感極強。這也成為鉗制美斯與蘇亞雷斯的關鍵所在。

(圖)通過控制第一點,在對方腹部建立陣地

迪帥更是直接把之前聯賽屢次使用的迪斯高+舒軒克組合搬了上來。兩名高中鋒都具備打錯位優勢的特質,兩人互為犄角,結合體格優勢,迪斯高拉出回撤,舒軒克通過跑動衝擊對方防線,兩人在作為壓迫衝鋒號的同時,還成為打開空間,在對方腹地佔據空間的關鍵,也成為羅馬從開場以來奪回場面主動的關鍵。羅馬從拿下第一點開始發起攻勢,並逐漸蠶食巴塞的空間,同時羅馬還具有多名能拿下第二點、利用中鋒創造空間的球員。尼恩高蘭與史杜特文,也不遺餘力地通過跑動支援兩名中鋒。

球隊三線之間具備非常清晰的聯繫樞鈕。尼恩高蘭與史杜特文通過大量跑動支持前場,費奧倫斯與高拉路夫適時進入中場對兩名前插中場進行補位,策應支援,並結合斜長傳與適時插上跑動直接支援拉邊中鋒。迪羅斯作為自由人,一方面沈降到防線補位,另一方面則通過長傳直搗對方防線身後,自己也通過大量的縱向跑動支援前場壓迫。兩側中堅不遺餘力地上搶,甚至直接到中場進行高侵略性支援,最終由文路拉斯墊底拖後。迪斯高和舒軒克彼此支持,也繼而通過控制第一點,以及製造空間、減輕身後隊友壓力反哺全隊。羅馬也得以打出源源不斷地攻勢,並結合巨量的跑動與壓迫,將巴塞的進攻掐死在襁褓之中。

這場比賽無疑是羅馬至今為止上限最高的一場比賽,主場優勢激發了球員昂揚的鬥志。球隊也得以打入歐聯四強,這已然是對迪帥最直接的肯定。在隨後面對拉素的爭四關鍵戰中,迪帥繼續沿用了這一套352體系,也的確利用到了盧卡斯防區的弱點。對於之後對陣利物浦的比賽來說,沿用三中堅體系可以說是必然之選。

(圖)迪羅斯的問題在身體下滑後尤為明顯

羅馬打出驚世之戰,也的確與當今美斯、蘇亞雷斯的局限性直接相關。其中美斯多年以來延續的尋求中路撞牆突擊的習慣,在羅馬高侵略性多人上搶的三中堅體系下,很難與「牆」形成聯繫。而羅馬利用體格與跑動的壓迫與覆蓋,結合後場多層次站位(尤其是文路拉斯往往不是拖到最後的那一個,會主動稍微靠前幾步),使得巴塞隆拿未能趁虛而入。沒派保連奴打正選,更是讓球隊進攻線路趨於僵化,美斯與蘇亞雷斯也很容易陷入包圍與孤立,而且兩人缺乏足夠的跑動與上搶,使得羅馬後場出球弱點在這場比賽並不明顯。

【羅馬VS利物浦的博弈簡述】

面對迪帥的三中堅體系,利物浦相比巴塞反倒具有一些制約的人選。沙拿直接制約羅馬左路防區,嫻熟的背身接球向右半轉身技術,是很有可能抹過祖安、逼迫文路拉斯補位的。幾個回合之後,很有可能逼迫羅馬整個左路防區內收、回撤,從而起到震懾一路的作用。而且,如今費明奴通過大幅度跑動回撤與拉邊,文尼通過左路回撤至左中場,結合張伯倫在中路的爆破與突擊,是有可能將法斯高與費奧倫斯拉到邊路,然後讓張伯倫直面迪羅斯防守的,或者逼迫迪羅斯橫向移動協防,為張伯倫製造中路持球的空間,無論遠射或者與沙拿再進行聯繫,都能逼迫羅馬其他中場的回撤。這一點放在利物浦主場,很有可能轉化為在一個時間段內,逼迫尼恩高蘭回撤填補輔位。而一旦起到大幅度消耗尼恩高蘭的效果,比利時中場如今體能是無力支撐全場的,這也意味著他很難及時支援兩名中鋒,這隨即會帶來一些問題。

(圖)文路拉斯的出球始終存在不少問題

同時,由於雲迪克的存在,在對迪斯高第一點的控制,利物浦很可能做得要比其他球隊好不少。但利物浦需要注意的是,無論迪斯高還是舒軒克拉邊,或者通過換位進入禁區的時候,錯位直擊利物浦年輕的兩閘勢所難免。這也會是利物浦兩回合都會存在的隱患,羅馬並不缺乏通過斜長傳製造與對方閘位一對一的手段,右閘與右中場不同的組合,也會製造出一對一的機會。比如如果羅馬在70分鐘後先換上艾沙拉維,與費奧倫斯形成配合在邊路打出一波進攻,再在80分鐘換上般奴-佩雷斯,必要的時候換上安達或者柏歷堅尼進行跑動支援、送直線,也能起到撕開缺口的效果。

在高普的體系下,前場大幅度的壓迫跑動能否針對對方後場出球,也將是一個關鍵。尤其是在主場的時候,能否放大這一優勢取得順利的開局,在35分鐘與60分鐘階段性集中力量搶一波發起攻勢,也會決定整體的走向。羅馬在絕境下激發了巨大的能量,這是不容忽視的,更何況羅馬依然是一支前後都有強點的球隊,在盃賽場合下,這套三中堅體系並不缺乏推進的手段。首回合的比數將會決定最終的結果,絕境之下才能看出真球星的作用。

主辦:靴室笑談社
作者:Vinod
微信:Bootroomchat
①文章為“靴室笑談社”版權所有,轉載請附上原文連結及注明原作者(靴室笑談社),如盈利性機構轉載需獲得“靴室笑談社”授權。
②如有作品內容、版權等相關問題,可同“靴室笑談社”編輯部聯繫。

靴室笑談社

致力於提供專業足球戰術分析及球探報告

您可能也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