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烏穿月肋,遠夢繞天涯——得輔位者得天下?| 靴室笑談社

從世紀之交一干強隊主打邊路快速推進,到二十世紀第一個十年末哥迪奧拿將中路密集攻堅推向高潮,再到當下眾球隊長短結合、邊中輔助、不偏不倚,逐漸重視起輔位(half-spaces)的鑽營和打擊,銜接、快速、前插、高效,這些與輔位區域息息相關的詞語,正成為當今足壇戰術發展的關鍵項。

【輔位的發展】

鏡頭拉回到世紀初,古柏(Hector Cuper)與他兩進歐聯決賽的華倫西亞——「柏歷堅奴與卡邦尼合擊對手將皮球截下,柏歷堅奴將球快速交給了回撤防守的基利干沙里斯(Kily Gonzalez),基利干沙里斯沿著邊線快速推進,一路平趟過中場,在遇到對手的第一層延緩後回敲至中圈附近等待的花連奴斯(Francisco Javier Farinós)腳下,花連奴斯接球觀察到了右側的文迪達接應到位,隨即轉移至隊長腳下,文迪達再向前找奔跑到位的艾馬或『小蟲』盧比斯,以天才的進攻天賦處理最後一擊。」從這個鏡頭可以看出,彼時的華倫西亞主打防守反擊戰術,球隊陣型維持在己方禁區一帶,防守反擊階段後場球員不會進行紛繁的小範圍互傳,而以中堅的快速出球分邊居多,交給邊路球員形成快速推進,如果推進不甚順利,便回傳防守中場,再由防中轉移到另一側、重複之前的步驟,樂此不疲地尋找對手弱側。但這一切活動進攻發起點,往往集中在邊路。

鏡頭再切入到02-03球季那支聯賽不敗的阿仙奴,「在高節奏的快速對抗和球權的反復更迭中,韋拉和蘇甘寶等人的身體素質得到了最大化釋放,他們不斷將皮球截下再輸送至左路的皮利斯腳下,而拉邊型前鋒亨利和往返能力極強的左閘艾殊利高爾不斷集中在皮利斯附近,阿仙奴的左路三人組不斷如滔滔天水般衝擊著對手防線,直到尋求到致命一擊。」從這個鏡頭可以看出,彼時的阿仙奴主打左路的快速推進戰術,中後場球員同樣不會進行紛繁的小範圍互傳,不間斷的進攻源泉同樣集中在邊路。

再看彼時的主流進攻戰術,曼聯陣中有碧咸、傑斯的兩翼齊飛,祖雲達斯陣中有森保達、甘莫蘭尼斯的一左一右邊路利刃,拜仁陣中有沙洛、李沙拉素的帶刀雙侍衛,你就知道邊路進攻在那個年代所佔的比重遠不是今天可以比擬了。

隨著歲月流逝,總有一些標新立異者站出來「違反」已成套路的遊戲規則。

首先是列卡特一反邊路球員以下底傳中為己任,將細哨移至左路,以持球手邊移的思想,結合內切、橫走、送直線的踢法,策應整只夢幻二隊的運轉;其次是蘇斯達大手一揮,將登陸班拿貝的洛賓右移,如魚得水的洛賓隨即開啓了定義他職業生涯的必殺技——「洛賓走廊」(慣用左腳的他在右路活動),師徒二人也幫助皇馬拿回了當季的西甲冠軍。

無可否認的是這個時期的曼聯依然主打兩翼齊飛並第三次拿到歐冠,但要注意到彼時名為翼鋒的C朗拿度前插禁區的踢法已溜到飛起,與傳統的兩翼齊飛早已大相徑庭;其次是桑迪拉莫斯(Juande Ramos)依舊以拿華斯(Jesus Navas)、佩亞達(Antonio Puerta)、卡普等人稱冠歐洲足協盃,但與上個階段阿仙奴、祖記、拜仁等隊相比,已經有了小眾化之嫌;最後是維辛迪和祖亞昆等純邊路球員的逐漸蹉跎,替代者是大衛施華、馬達等不僅單一活動在邊路的advanced playmaker,似乎昭示著天秤傾斜的變革前夜。


終於,過渡以後,哥迪奧拿和美斯走上了歷史舞台,後者以逆足右翼的位置秋風掃落葉般率領巴塞豪奪六冠王,前者則在這位逆足右翼身後安置了經典沙維、布斯基斯及恩尼斯達組合為其輸送炮彈。

至此時,足壇進攻戰術終於大變天:十年前的邊路快速推進變為後場傳遞小組的緩慢互傳;邊線中場(翼鋒)從中後場就可以一路狂奔,改為逆足翼鋒在更靠近禁區的核心區域等待中場餵波,最後一擊由邊線中場(翼鋒)下底傳中改為了逆足翼鋒的內切爆射。整個一套推進+最後一擊作業,「中移」趨勢越來越明顯,活躍在「輔位」的內切型翼鋒越來越多。

而當眾球隊效仿「夢幻三隊」完成了中後場傳遞秩序的有效整合和內切型翼鋒的普遍使用後,應對進攻戰術變革的防守戰術也在碰撞中昇華,球員跑動能力越來越強,反壓迫和大巴戰術一次次將夢三悶死,哥迪奧拿開始遠走德國進行他的改良,這個改良的區域,正是本文主旨——輔位。

【靠後的輔位】

遠走德國的哥迪奧拿在首季的4141和第二季因傷病潮均告失敗後,終於在15-16球季打開了哥帥拜仁的潘多拉魔盒。源頭在於兩點:1、沒有第二個美斯;2、列貝利的玻璃體質——世界上最好的幾個爆點都不能為己所用。

哥帥認清這兩點後不再以突出爆點在前場輔位區域的興風作浪,作為他極致控球的核心內容,而是將爆點任務進行了拆分重組。

當留給他的球員是杜格拉斯哥斯達和京斯利高文這種無法滿足「輔位爆點」的要求時,就需要根據現有配置重新設計一套撕裂戰術。具體的表現是對「後場輔位球員」的功能擴大化,再具體到球員身上就是拿姆和艾拿巴的職責再分配。

如上文,足球場上的各個區域在哥迪奧拿引領的前場密集攻堅潮流下,幾乎被攻守兩方瓜分完畢,但哥迪奧拿仍然敏銳地發現了一片空地——以對方邊線中場(翼鋒)、防守中場、閘位、中堅為四個角點的兩個長方形真空區域。

如是,哥迪奧拿根據拿姆和艾拿巴一專多能的特性,讓這二位適當內收,這個內收的範圍區別於巴塞時代丹尼爾艾維斯僅在中後場的內收,還進一步延伸到了前場區域——球隊推進時嵌入防守中場和邊線中場(翼鋒)之間輔助推進,此時可稱之為「inverted wingback」;待推進至前場後,再就勢上前佔據一個「interior」(編按:詳情參見此
zhuanlan.zhihu.com/p/34841187 )的位置。這個interior的位置極其微妙,對方閘位球員來補,己方邊線中場(翼鋒)被放空,對方防守中場來補,己方防守中場被放空,對方中堅來補,己方中鋒被放空。也就是說原本屬於爆點的撕裂功能,均攤到了兩個輔位區域的錯進錯出上。

在此基礎上,這二位或跟邊線中場(翼鋒)進行小區域撞牆,或待邊線中場(翼鋒)內切後再溜到底線等待下底傳中,或者跟防守中場組成控球小組伺機而動,兩個點在輔位的前移,帶來的是整支球隊的進攻立體化。

取長補短的另一面,是原本閘位球員後插上製造的寬度受到了考驗,所以哥迪奧拿讓杜格拉斯哥斯達、高文死站邊路強行製造寬度,最終以兩個翼鋒傳中找利雲杜夫斯基和梅拿的方式完成最後一擊。

這二位區別在於艾拿巴不具備拿姆的碎步帶球能力,所以左路經常需要泰亞高艾簡達拿來輔助推進,而艾拿巴強悍的身體素質,又讓他插上後更像一個前場自由人,隨意游走在中場和鋒線之間,二位不同時間段的不同插上,又是兩套不同的進攻體系。

當其他球隊所有的閘位球員都還在努力後插上製造傳統意義上的寬度時,艾拿巴已經在禁區弧頂斷球後重炮破門了,這一次,哥迪奧拿又走在了前面。

如果不是梅拿那腳十二碼不進,或許會有輿論認為哥迪奧拿和他「靠後的輔位」已重新站在歐洲之巔。

而後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了,哥迪奧拿在德國差強人意三年後又跳槽至曼城,繼續改良著他inverted wingback戰術。進步的一點是,戴夫和辛真高等人雖然繼承了拿姆的功效,但另一側的獲加則放棄了內收至輔位,不惜降低進攻權重專心在靠後的區域輔佐兩個中堅,組建起至少有三名後衛的防守架構,以防哥帥球隊一次次敗在高位防線被刺穿後的後場空虛。

【如今的輔位】

球場上如今的輔位趨勢,同樣拜哥迪奧拿所賜。單純的催眠控球攻不進大巴是事實,世界上只有一個美斯也是事實,怎麼辦呢? 答案是加快傳倒,追求進攻速度,抓對手的落位時間差,邊中結合,不偏不倚,以瘋狂前插輔位的方式撕裂防線。

目前首屈一指的、以前插輔位為主要攻擊方式的頂級高手,正是在高普手下大放異彩的新科非洲足球先生沙拿。沙拿在車路士蹉跎一季後轉投意甲,在費倫天拿和羅馬雖然強勢反彈,但還不像今日在利物浦般人擋殺人佛擋殺佛,究其原因無論是蒙迪拿還是魯迪加西亞,彼時還讓沙拿承擔了大量的回撤中場輔助推進的繁瑣任務,這讓沙拿相當一部分時間遠離禁區,無法發揮自己沿著輔位斜插禁區的變態威懾力。

來到利物浦後,高普的回撤翼鋒先為古天奴後為文尼,而沙拿專注在輔位的跑位穿插和最後一擊上,加上超強的背身處理球能力,這讓沙拿有了在對手防區的密集地帶生存的基礎,還間接起到了壓制防線為另一側的古天奴或文尼創造持球空間的效果,此種一箭雙雕的做法完全釋放了沙拿的進攻天賦,使他成為了美斯、C朗之後的記錄收割機。

前插輔位的另一位代表人,是前中超巨星、現巴塞第三射手——保連奴。

華維迪在本季把巴塞多年的陣型傳統從433改為了4411。433陣型(中場倒三角),與平行442相比,從後至前的傳遞三角,由於拖後防守中場和回撤翼鋒的存在,多了不止一個層級,衍生出的傳球線路和球員走位選擇不計其數,是一個專為複雜套路而生的陣型。巴塞前幾年在鼎盛時期的中場配置也恰恰迎合433陣型的特點,中場除了沙維、恩尼斯達、布斯基斯(每一個都是控帶高手)以外還有法比加斯和泰亞高艾簡達拿這些頂尖技術流,往往一場比賽對對手形成完全壓制,以絕對控制將皮球送至絕對爆點(美斯)的腳下以形成絕對射門機會。

但這一切的前提都是——中場控制力。中場控得下來,433的傳遞三角才能完美作用,才能形成絕對壓制,才能順利交到美斯腳下摧毀一切。而當哈白逐漸老去和巴塞高層接連放走法比加斯、泰亞高艾簡達拿,巴塞的中場控制力陡然下滑,華維迪終於在今年將無力為繼的433調整為4411。

433是傳遞三角巨多的陣型,那當4411在潛移默化中減少了巴塞場上的傳遞三角,靠傳遞為生的巴塞還怎麼維持進攻?答案是保連奴的暴力前插,因為保連奴與這套4411相輔相成,在身後三個隊友維持住中場厚度的情況下,他可以強行頂開對手的密集防線,強行為美斯製造接應點,強行頂替斷崖式下滑的蘇亞雷斯在前面當炮灰吸引火力,強行在球隊丟球瞬間二次反搶增加攻擊頻率,強行捕捉到大量的前場籃板式入球,以一個看似局外者的姿態撕裂對手。

區別於沙拿專注在禁區前沿的輔位前插,保連奴的後上距離更長,需要反復迂迴尋找空當,常規位置更為靠後決定了他對輔位的衝擊效果更為隱蔽和突發,往往能在球隊局面極其不利的情況下造成突然殺傷,在多次場面被動的情況下點燃了巴塞反擊的火焰,這,就是戰略級別的威懾,因為對手懼於這種威懾,就不得不調配更多資源至防線,對手的圍攻不解自破。這種簡單的打法,多了些偶然,多了些錯進錯出,不那麼絕對,不那麼巴塞,但卻經濟、高效,得以讓巴塞收放自如,進退有據。

加上4411這套陣容緩解了美斯、蘇亞雷斯二人的體力,即使二人巔峰不再,但依舊是超級球星,依舊能在個別回合中以零敲碎打的方式擊沈對手,當巴塞在下半場緩過勁來,這種巨星的光芒,依舊會爆發出不可估計的能量。巴塞也得以在本季(被羅馬歐聯逆轉之前)的聯賽與歐冠中保持雙線不敗。

沙拿對輔位的攻擊,建立在高普多年的戰術基調下;保連奴對輔位空檔的利用,則是巴塞多年的中場控傳偃旗息鼓後選擇提速的妥協之策。如上文所述,這兩人的區別在於衝擊輔位的起始位置不同,撕裂輔位後最後一擊的處理方式不同(沙拿能夠在禁區內抹球過人後起腳,保連奴的射門方式多為首次觸球)。但相同的是跟細哨、美斯、尼馬、夏薩特這種在輔位依靠有球能力大行其道的球員來說,更擅長無球端的威懾,都是近年來眾球隊後場推進套路顯著提升但攻擊速度減慢,導致防守方有了充足的時間架構密集防線,繼而破大巴乏術只能走回原先提升攻擊速度的老路下,無球端前插的重要性重新被拔高到了二十年前的高度,以致敬韋拉、施蒙尼、林柏特等老一輩無球前插高手。

【後記】

如果說沙拿和保連奴的例子還不足以說明無球前插輔位對當今足壇的重要性,那麼熱刺的迪利阿里、PSG的拉比奧特、祖記的基迪拉、拜仁的杜利素等一干頗受各隊教練重視的球員例子,再加上皇馬由於C朗年齡增大後無球活力不穩衝擊輔位能力下降,中場又清一色的控球高手但缺乏前插活力所以聯賽爭冠無望的典型球隊例子(最後還是靠C朗的輔位超強能力在歐聯再放光芒),相信「前插」和「輔位」對於這個年代的重要性已經無需贅言。

主辦:靴室笑談社
作者:楚夢蕭琴
微信:Bootroomchat
①文章為“靴室笑談社”版權所有,轉載請附上原文連結及注明原作者(靴室笑談社),如盈利性機構轉載需獲得“靴室笑談社”授權。
②如有作品內容、版權等相關問題,可同“靴室笑談社”編輯部聯繫。

靴室笑談社

致力於提供專業足球戰術分析及球探報告

您可能也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