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SportsYeah 體嘢

戰術分析:三場大戰,普捷天奴實力的最佳印證 | 論足球

三場大戰,共得七分。在普捷天奴的帶領下,熱刺在過去兩週分別擊敗曼聯和阿仙奴,並在晏菲路取得寶貴的一分,成績出乎意料。賽果固然重要,但過程更令人眼前一亮。這三場比賽中,他們一面倒地擊敗了曼聯和阿仙奴,對利物浦一仗亦是佔優的一方,充分展現了不凡的控球和主導比賽的能力。普捷天奴更在同樣的人腳下,採取了截然不同的部署,其靈活性可說是球壇中數一數二。本文將會分析熱刺在這三場大戰中控球在腳時的戰術部署,即不同的陣形和策略等等。

【不變的正選陣容和控球理念】

在分析比賽前,先要了解熱刺近期常用的人腳。三場大戰中,普捷天奴排出了一模一樣的正選陣容:門將是隊長羅列斯;後防由查比亞、山齊士、維頓漢和戴維斯組成;中場有丹比利、戴亞、艾歷臣、阿里、以及孫興民;前線則由神射手哈利簡尼引領。在這陣容中,只有門將、兩名中堅和簡尼的職責是大致維持不變。另一樣不變的地方是普捷天奴的戰術理念。簡單來說,普帥深受名帥比爾沙的影響,極之注重球隊的陣形和空間佔據、製造人數優勢、防線之間的空位的運用、較直接的控球踢法(Verticality)、位置上的流動性等等。雖然如此,除了上述的四位球員外,其餘的七位在三場比賽中,都分別根據對手的特點,而飾演過不同的角色,在同樣的人腳和理念下靈活應變。

【熱刺vs曼聯】

主場迎戰曼聯,熱刺這仗排出類似4-2-3-1的陣形,主要針對曼聯防守時的4-4-1-1,在中後場製造人數優勢,並主要嘗試發掘左輔位的空位。艾歷臣開賽一分鐘已先開紀錄,或多或少影響了兩軍賽前部署的執行和心態。縱觀整場比賽,入球後三十分鐘的局面較為混亂,兩軍都未能取得主導權,因曼聯在失球後傾力反撲。但在安定下來後,熱刺則明顯是主導的一方。

熱刺vs曼聯:丹比利的走動&針對左路輔位的組織

在熱刺的陣形中,戴亞和丹比利為雙防中,起始主要佔據中路的位置,但亦有自由度墮後到中堅和閘位之間的位置,兩人的位置很大程度上決定其他隊友的企位。今仗初段其中一個常見的部署,是丹比利墮後到左邊邊路,將左閘戴維斯推前到左邊更前的位置,左翼孫興民則由邊路移入輔位,連同阿里佔據近邊防線之間的空位。艾歷臣則有更大的自由度,若後場受壓,則可墮後增加組織的穩定性,否則就主要徘徊在中或右輔位防線之間的空位,與其餘幾名前場球員維持適當的距離,有利皮球進入這空間後的配合。透過這一連串的走動,普帥希望針對普巴佔據的右路,將皮球運到他身後的空間,然後再在中路配合或分邊傳中。這部署頗為有效,丹比利所佔據的位置以及左路的Overload令曼聯的中場球員不知所措。因盧卡古甚少參與防守,曼聯在前場防守時已有人數上的劣勢。丹比利適時墮後,令這差異變得更加明顯。曼聯的中場線本身墮得頗後,若要上前限制丹比利的影響,則須由右翼馬斯亞或普巴遠離自己的崗位。在這情況下,基於距離上的限制,即使有人上前對波,丹比利都不算受很大的壓逼,而近邊防線之間的空位亦因此變得更加廣闊,熱刺多次透過此空間以及人數優勢順利推進。

上面提過,運用防線之間的空位是普捷天奴的戰術要點之一,今仗亦不例外。眾所周知,曼城是另一支注重這方面的球隊。兩隊的不同之處在於球員在這空間的自由度和機動性。熱刺的阿里、艾歷臣和孫興民有頗大的自由度在這空間活動。阿里是最活躍於這空間的一人,經常運用他卓越的足球智慧,在對手的盲眼位尋找空間。他多數會先佔據最前線的位置,逃離對手中場的視線範圍,然後當皮球運到附近才墮後到這空間。之前亦提過,孫興民的起始位置通常是在邊路,而艾歷臣亦有自由度墮後派牌,兩人都透過靈活的走動佔據不同的空間,這大大提升了曼聯中後場遮掩防線間空位的難度。雖然流動性高,但熱刺大部分時間都有至少兩人佔據這空間,務求維持著理想的結構。

熱刺vs曼聯:中場的人數優勢

隨著比賽的發展,上述丹比利的走動越來越少見,原因應該是普捷天奴洞悉到曼聯壓逼上的弱點。當天,曼聯壓逼的強度和緊密性未如理想。在4-4-1-1下,山齊士和盧卡古的走動不算勤力,加上兩翼被對手牽制下要退後,他們過分依賴連加特的走動進行前場壓逼,而後防線亦明顯墮得太後,令整個陣形欠缺縱向的緊密性,防線之間的空位完全暴露。因此,丹比利其實不用墮後,熱刺在第一階段已有足夠的空位和人數,所以稍作微調,將這名中場大將更多放在中路,可令中前場的組織更加順暢。在這情況下,熱刺在中路和輔位基本上長期擁有著3v2或4v3甚至5v3的人數優勢。另外,曼聯的另一個問題出現在在中後場防守階段。當任何一位後防球員上前防守時,馬迪會慣性墮後補位,維持四人防線。而這場比賽中,熱刺前場會墮後或內切的主要是艾歷臣,而楊格多數會稍為移前以保持一定的距離,這令馬迪不時要移到左閘位置填補空檔,曼聯的中場在少了馬迪的情況下,中路防守更加脆弱,熱刺也有幾次成功把握這即時空位構成威脅。

不過,熱刺雖則主導了球賽,但仍不算透過組織構成很大威脅,部分機會都是從攻守轉換中取得。這場比賽中,他們控球在腳時的問題主要是過於直接。部份球員,如兩閘和戴亞等等的護球能力一般,所以在受壓情況下較輕易會以長傳避免失誤。有時亦過於冒險,嘗試透過簡尼和阿里靈活的走動,以長傳暴露曼聯後防速度慢的問題。但因曼聯後防墮得頗深,制空能力又不俗,所以成效不大。不適當的長傳令熱刺有時即使透過陣形上的優勢製造了有利的局面,也無法好好把握。另一問題則與上述提到的近邊overload和自由度有關。這踢法的好處上面已提及過,而限制方面,過多的自由和走動令他們難以持續地維持理想的陣形。而近邊的overload亦意味著陣形並不對稱。基於艾歷臣擁有很大的自由度,經常會離開右邊輔位的區域串連攻勢,所以當皮球由左邊轉移到右邊時,附近的支援不足,令熱刺甚少透過遠邊的空檔造出有威脅的配合。

【利物浦vs熱刺】

週中輕取曼聯後,熱刺於同一個星期的週末在晏菲路碰上利物浦。兩張比賽相似的地方在於打開缺口的時間,沙拿於初段便協助球隊先開紀錄,當然影響了雙方的賽前部署。在大部份時間都落後的情況下,熱刺基本上主導了控球權,尤其是在下半場,利物浦根本無力反撲。

一樣的正選陣容,但熱刺今仗控球在腳時的部署明顯與週中不同,上半場排出了介乎4-2-2-2與4-3-1-2的陣形。孫興民由左翼移入中路,與簡尼組成雙箭頭。而另一個有趣的安排是由阿里出任靠左的中場位置,而他的企位多數比艾歷臣更深,與一如既往的排陣大有不同。考慮到首循環,熱刺憑著低位防守加上快速反擊大勝對手,不知普捷天奴是否想重施故技,所以將跑動和截擊能力較強的阿里放到更後的位置,並以雙箭頭出戰。惟沙拿早段的入球逼使熱刺要成為主攻的一方,所以單憑場上的觀察,普帥的賽前部署實在是無從稽考。

利物浦vs熱刺:上半場遇到的阻滯

無論如何,這個大幅度的調配加上普帥下半場的調整都頗為有趣,值得探討。先談上半場,熱刺在第一階段,即在後場組織時,兩名中堅會拉闊,而戴亞和丹比利則佔據中路,阿里和艾歷臣分別在前場的左右輔位徘徊。值得留意的是,比起平時的踢法,兩人可以說是對調了角色。艾歷臣主要在防線之間的空位等待輸送,而阿里則會不時墮後,提高後場組織的穩定性。利物浦於領先後沒有全軍退守,仍然在中前場以4-3-3陣形進行壓逼,部署與對曼城一戰頗為相似。這令熱刺的推進遇上阻滯,有好幾次都在後場危險位置失去控球權,尤其是龍門球的情況。利物浦甚少壓逼兩名中堅維頓漢和山齊士,費明路會集中遮掩丹比利的路線,而米拿和安利簡則緊盯近邊的中場。如下圖三所見,戴亞和丹比利兩人同時留在中路,令利物浦的中場球員可以維持很高的緊密性和長期佔據中路。兩人的距離亦稍為太近,讓對手可乘勢壓縮附近的空間或進行包夾。雖然如此,當熱刺將皮球運過三閘線後,利物浦就會撤退到中場的區域防守,取態有點被動。這時候,中場的企位明顯是2-2的佈陣,阿里和艾歷臣佔據防線間的空位,前者甚少會像後場組織時墮後幫波。與上場相似,熱刺的進攻套路是發掘防線間的空間,以及透過斜線轉向尋找右路壓得很前的查比亞。然而,兩者的效果不算理想;前者是因為熱刺過於密集的2-2佈陣讓利記的中場得以維持緊密性,即使能穿越中場線,阿里和艾歷臣的空位也不多,丹比利和戴亞近乎平排的企位亦意味著傳球者以外的一人與前面兩人的距離太遠,連繫不足;而斜線長傳的成功率不高,接應後的邊線傳中球的威脅亦不大。

利物浦vs熱刺:下半場的變動,由2-2改為菱形中場

進入下半場,普捷天奴在中場的企位上作出了顯著的變動,由2-2變為近乎菱形中場,阿里和艾歷臣亦交換了位置,各自返回自己最擅長的角色。阿里最擅長以走動尋找空位,新的位置讓他在防線之間的空間有很大的自由度,而非像上半場時被局限於左輔位,可與孫興民不斷換位,令對手中場無所適從。而艾歷臣派牌和控制節奏的能力較佳,將他放在更深的位置有助解決上半場穩定性不足的問題。然而,更令人讚嘆的是普捷天奴在陣形上的調整。由2-2改為菱形中場,是熱刺下半場能控制大局的關鍵所在,下圖四展示了兩者的分別。在這佈陣下,戴亞主要會佔據右路輔位更前的位置,同時牽制著防守他的占士米拿,左邊的艾歷臣亦是,這讓熱刺在後場的中路有更多空位。由於費明路主要依靠遮線防守丹比利,中路的空檔讓丹比利有更大的活動範圍,有利他逃離費明路的遮掩。因此,熱刺更容易突破第一道防線,將皮球運到丹比利的腳下。突破第一道防線後,熱刺在中場中路一帶基本上擁有4v3的人數優勢。在4-3-3陣形下,利物浦的翼鋒和中場中之間出現空檔是人之常情,而這正正是戴亞和艾歷臣可佔據的位置。因翼鋒要兼顧遮掩通往兩閘的傳球路線,加上一對中場中的角色本身已是Man Oriented,佔據這位置令他們要稍為移向邊路。換句話說,熱刺的企位減低了對手中場的橫向緊密性,丹比利或後場球員經常可劏穿對手的中場線,大大增加了阿里和孫興民的上腳機會。再者,菱形的企位同時意味著戴亞和艾歷臣與阿里和孫興民維持著較近的距離,可在上述的傳球後立刻上前支援持球者,進攻的連繫性有顯著的改善。

基於以上的調動,熱刺在下半場大幅改善了後場組織的問題,控制了比賽大局,也不斷將皮球送到有威脅的前場位置。唯一挑剔的是,當皮球進入前場後,熱刺過分依賴兩閘的傳中球。傳中球本質上是效率低的進攻方法,加上當天雲迪克和路夫雲的表現稱職,所以這套路的效果比預期中差。

【熱刺vs阿仙奴】

這場比賽,我們見證了普捷天奴如何技術性擊倒雲加。熱刺憑著出色的控球和壓逼能力,令同市宿敵毫無還擊之力。只可惜熱刺屢屢錯失良機,一比零的比數絕不能反映兩軍的差距。

熱刺vs阿仙奴:邊路互動

熱刺之所以能輕易地控制大局,雲加的賽前部署也是原因之一。阿仙奴今仗以艾蘭尼取代伊禾比,前者與沙卡組成雙防中。從排陣上已看到雲加保守的部署,以及對普捷天奴的尊重。比賽中,阿仙奴的踢法其實不算相當被動。他們曾經嘗試在中前場進行壓逼,但缺乏一致性和緊密性的壓逼對熱刺來說根本毫無威脅。熱刺毫不費力地就將皮球運上前場,所以比賽的大部分時間都是一面倒的陣地戰。

熱刺vs阿仙奴:斜線長傳的進攻套路

進入陣地戰後,熱刺主要針對對手的右路進攻,嘗試以不同的方法為孫興民製造一對一挑戰比爾連的機會。因此,普捷天奴在陣形上再次作出了顯著的變動。孫興民主要靠在左路邊線活動,減少了內切的走動;阿里變相需進一步擴大在防線之間的空位的活動範圍,以填補孫興民在左路輔位留下的空檔;艾歷臣的角色大致上與曼聯一仗相近,在右路輔位不時墮後,擔任派牌工作;而最有趣的地方在於防中與兩閘的互動。右路的變化較少,戴亞通常會移到中堅和右閘中間的輔位位置,以他不俗的傳球能力和視野發動攻勢,減低中堅用球的負擔。比起留在中場中區域,他在這位置有更多時間和空間傳球,這仗就多次斜線長傳給左邊的孫興民,為他製造一對一的機會。再者,基於上述艾歷臣「假翼鋒」的角色,右閘查比亞必須上前提供闊度。戴亞佔據這個區域可填補他的位置,在連繫和平衡方面都不可或缺。至於左路,由於孫興民是側擊的重心,戴維斯不用採取很進取的走動,起始時可與中堅形成近乎平排的防線,從而吸引對方右翼奧斯爾上前,增加孫興民可用的空間。戴維斯上前助攻的時機是根據丹比利所佔據的位置,只有丹比利墮後到左輔位的位置,他才會上前支援孫興民,在邊路製造人數優勢。為了增加持球者的傳球選擇和角度,和令對手更難招架,孫興民和戴維斯不會佔據同一條Channel。孫興民要長期拉邊,所以今仗戴維斯多以Underlapping Run在輔位上前支援。這走動除了可提供支援,另一效果是會拉走了本身防守前者的比爾連,造成錯配防守,孫興民可一對一挑戰奧斯爾,更容易取得優勢。

縱觀全場,熱刺多次憑着上述多變和流動性極高的走動和傳球破解阿仙奴緊密的低位防守,製造了幾個黃金機會,全場的Expected Goal數值高達3.0。值得一提的是,熱刺的機會大多出現於下半場。上半場普帥本想針對比爾連猛烈進攻,但他今仗表現出眾,成功遏制了孫興民的盤球和速度。有見及此,他們於下半場減少了盤球的次數,反而多以Early Cross針對對手的制空力和防線的位置感,成為今仗的致勝關鍵。

【總結】

在寫這篇分析之際,熱刺在落後兩球的情況下後來居上,在歐聯作客逼和了祖雲達斯。比賽過後,利物浦青年軍教練Michael Beale在Twitter寫道:「普捷天奴是位出色的教練。很多教練依靠新鮮感和激勵球員的士氣,為球隊帶來短期的成功;有些教練則著手為球會建立清晰的足球理念和發展球員的潛能。普捷天奴當然屬於後者,我們需要更多這類教練。」這句話一針見血。幾年來,普捷天奴將熱刺打造成一支有板有眼的勁旅,球隊現時的風格和表現比某些傳統班霸賞心悅目得多,戰術上的變化更是數一數二。不管你是否喜歡他,這三場大戰,就是普捷天奴的實力的最佳印證。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