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德權教練的治兵心得(一): 球員條件與訓練環境 | 施建章

盧德權教練的治兵心得(一): 球員條件與訓練環境 | 施建章

早前與盧德權教練以及其一眾子弟飯聚,偶然談起,大家都覺得權哥的教練歷程,應與更多的球迷分享,讓大家更投入本地足球。年前權哥曾經出版《金牌教練足球指南》一書,內容極其專業,閱後令人足球知識倍增,而這次決定以不定期的的形式,就權哥在球場的教授經歷,以及一眾門生的領受,以文字盡量詳述,讓球迷對香港足球有更多認識。

盧德權教練所著《金牌教練足球指南:戰術與訓練》。

善用球員特性

眾所週知,權哥麾下的愉園,是一支機動性甚強,體力甚佳的球隊。他旗下球員未必有最佳的身型、腳法,但肯定是體能最好以及最能在比賽中發揮所長。師承德國教練馬洛斯基、克藍馬,後來跟卜比.笠臣的權哥,在數位名師身上,學會了如何將球員最佳一面發揮。這樣的筆調,看來十分空洞,但席間前香港青年軍隊長李焯平,一語道出了權哥的足球哲學:「大家都知道,差不多全港最矮細,但最好波的球員都在愉園會。梁能仁、姜榮耀、王熾輝與茹健德等,全部都不夠五呎七吋,最大隻果個叫肥仔德(茹健德),以我這樣的瘦削,也可擔任正前鋒。可是就算身型不及對手,權哥也能將球員身體質素發揮。」

愉園元老隊近照。昔日愉園才俊輩出,他們的足球意識在盧帥點撥下大有長進。

在任教生涯多年來,權哥一直知人善任,他深明香港球員的身型限制,也是亞洲球員面對的問題,因此在教導球員的過程中,會按亞洲人的特性,制定訓練方法:「我從青年軍任教時,就明白香港球員的限制,也是一般亞洲球隊所面對的問題。身型上,香港大部份球員與歐洲球員相比,一定是有所不如,在這樣的先天條件,是沒法改變,可是訓練的質素以及質量,就是一位教練可以控制。在我的任教生涯中,大部份時間所選用的球員不一定高大,但經過我訓練後,一定有良好的足球意識。」

在過去的香港足球的黃金歲月,出產過不少出色的防守球員,像余國森、曾廷輝、賴羅球、梁帥榮、蔡滿祥、張志德、鄧柱盛、陳世九、顧錦輝、池一波、黎新祥與蔡育瑜等等,都是亞洲頂級守衛,令郭家明麾下的香港有條件打穩守突擊。為甚麼香港能擁有這樣的優勢,權哥一語道破:「當你面對赫捷臣、摩利、南寧加、邦辛、朴炳徹、柏蘭尼這樣出色的前鋒,香港一定會有好的守衛。就算上一代居理、夏里士、軒德遜等,都是腳下功夫到定,以及快速非常的邊線球員,作為二閘球員,沒有好的身體質素以及防守腦筋,不可能守住防線。有著麥威廉、南寧加、柏斯堅、美奧這類頭球一流的前鋒及隊友,顧錦輝、梁帥榮、曾廷輝與賴羅球這兩代中堅的頂上功夫一定很好。」

談及香港的進攻板斧,權哥也道出在黃金時代的香港足球,也有其限制:「在70年代,香港足球外援還未盛行,本地前鋒也有一定的出路,像馮志明、鍾楚維、尹志強、劉榮業、施建熙等,可以說是組成了香港最強一代的攻擊組合。踏入80年代,因為六名外援可上陣,中前場華人球員能給予的機會不多,防守球員可以出頭,中場策劃人、防守中場或兩翼都勉強有人選,但說到中鋒,很多時都由外援擔任。雖然愉園會重用華人,也會起用韋夫與美奧,華人常規正選機會不多,某程度限制了香港隊的選擇。因此,在鍾楚維與尹志強之後,香港正中鋒出現了數年的斷層,直到周志成崛起,香港隊才有傳統正中鋒繼任人。」

青訓眼光獨到

面對先天不足,權哥以德國足球的精髓,注入香港球壇,那就是紀律與機動性:「舊年代的香港球員,由細到大都在街場踢球,腳下功夫與基本技術一定沒有問題,不過在整體配合上,有時未必能發揮得最好。很多時球員的視野未必能配合整體,過去我當教練時,最重要是教曉球員整體的踢球意識,就算你多好波,不懂配合也是枉然。」

圖右為西德教練希特高(Karl-Heinz Heddergott),1977年獲國際足協委派來港擔任教練班導師,盧德權亦曾獲得他的指導。及後希特高曾經擔任美國足協技術總監。

正如李焯平所言,愉園球員的身體先天條件不算太好,但在70-80年代總能以整體打法剋敵。權哥的訓練可以說是對症下藥,一批門生不算太好身型,但腳有無窮的體能,以及勤於跑動互相補位。以茹健德為例,他最初是打進攻中場,後來黃華實離隊後,他填補了中場防守的工作,由於他有較佳的腳下功夫,以及擅於補位及在防線作為屏障,不會胡覓浪費皮球,加上後來的姜榮耀與鄧柱盛,令梁能仁可在中場專注進攻。此外,在主力相繼退休後,權哥也能找到合適的替補人選,鍾楚維與余國傑淡出後,吳汝歡與茹健德在出道初期填補了兩人的空缺,黎新祥掛靴後,梁帥榮完全頂替了他的位置。在培訓球員時,權哥會早在青訓期間揀出有潛質的球員,並很早給予甲組上陣機會。過去:吳增清、李偉全、陳炳安、任煒雄等等,都是權哥麾下很早在甲組亮相的球員。

有效管理操練與球員

所有踢波的人都知道,操練有時十分沉悶,但早在40年前,權哥在操練的課堂準備,就加添不同的元素,令球員每一節有所收穫,對於操練質素,權哥十分重視:「操練是一支球隊最重要,作為教練,第一件事要以身作側,做好準備。與球員打成一片沒有問題,但在我的教練生涯中,我絕少與球員飲酒或嬉戲,要做一個好教練球場生活與私生活一定要檢點。我跟隨不少名教練,吸收他們所教的東西,設計不同的操練,令球員有新鮮感是非常重要。在我任教精工時,英格蘭國腳摩利是名滿天下的球星,我設計了一項專門訓練他射門的課堂,他坐在大禁區頂,我與助教兩邊抛波,他立即起身施射,如事者五分鐘,摩利在訓練完後,也上氣不接下氣,並大讚操練有效。」除了外援,他的門生也對昔日權哥的訓練推崇備至,曾經效力愉園與寶路華的江龍山,至今仍記得權哥的訓練:「我們細個很聽權哥話,他每次操練都很認真,而且趣味性很高。他教波時很強調永遠要給予隊友兩個選擇,在左右兩邊都要幫波,令隊友可作更多傳球選擇,變成打法機動。我們的操練永遠強調3打2的重要性。」

左起:江龍山、鄧錦添、黃國華

對於管理球員,權哥也有他的心得,他絕對喝罵球員,但門生很知他的規矩,李焯平當年與一眾隊友住愉園宿舍,每晚11時,權哥一定致電問候大家:「權哥奉旨11時左右就打電話來宿舍,我每次接電話,他都會問我有誰不在。這些電話很多時左右做人難,說出來兄弟唔妥你,不說出來對唔住權哥,我通常都只會答邊個喺度(說畢大笑)。到第二天,權哥通常都不會問哪一位球員出外夜蒲,但會叫我們跑山,由寶雲道跑去灣你峽道,條路又長又斜,跑已經難,仲要做埋權哥強調的『SHORT』,在斜路衝刺,邊個跑唔倒,返到球場就要罰,就算無蒲都難捱,蒲完咁跑法,唔死就奇。所以我們大部份隊友,喺青年軍期間都有好好紀律,權哥好認真,但唔會無理取鬧。」

在社會進步下,甚麼行業也講學歷以及專業,對於足球運動,也走向文憑掛帥的年代,但有多少人能夠文韜武略兼備,在香港將足球理論運用在實際的球場應用上,實在少之又少。盧德權正是能將理論融匯貫通的教練,能就球員條件及訓練環境,為門生設計最好的操練,才能培育新人。權哥於上一篇文章中,說穿了香港足球只走向普及化,但從來沒有職業化,這話將於下篇文章中,與大家再談。

您可能也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