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Mixer》︰英超如何演變到今日百花齊放? | 昆洛斯

最初認識Michael Cox 這個球評家,是來自Zonal Marking 這個網站。之前都有看一些戰術分析,但都沒有Zonal Marking 這麼完善而兼顧趣味(戰術分析或是失之膚淺,或是沉悶到讀不下去)。Cox不止分析比賽,有時也探討一些很有深度的問題,例如「所謂球員制空力的意思是什麼」。我由2009年Cox剛創立網頁就開始追看Zonal Marking,那時總覺得要看完他的分析,才算真正看完一場賽事。2015年他開始潛心寫書,網頁更新變少,令喜好戰術分析者都寂寞起來。 今年終於不負期望,寫成The Mixer這本近五百頁的厚書 ,可說是綜合他八年戰術分析心得的結晶。好些論點在Zonal Marking時已經提出過,但今日目睹他把八年來所有看法融會貫通而成一大書,亦別有一番趣味和感觸。

The Mixer不論是風格和結構都似接近Jonathan Wilson 的足球戰術史的經典 Inverting the Pyramid 。每章以一個戰術發展為主題,夾雜小故事增加可讀性。只是The Mixer的主題更集中, Wilson 由十九世紀末講起,而Cox 只集中講英超廿五年的發展。The Mixer 可讀性甚高,讀過這麼多足球書,此書當可入前五名。而且對我來說,我看球的時候差不多就是英超開始之時。看著此書由曼聯崛起開始講,杜格利殊費格遜爭霸、奇雲基瑾買艾斯派拿自毀長城、費Sir 三冠王、雲加不敗奪冠、摩連奴賓尼迪斯空降、伊斯坦堡之夜、保頓大Sam不時搞亂局、費Sir昆洛斯雙劍合璧三連冠、哥迪奧拿風靡英超打控球、羅渣士功虧一簣、高普帶起壓迫潮流、李斯特城靠防反打出奇跡、到今日干地以三後衛橫行英超。一路讀,一路想起廿五年來的睇波經驗,回味無窮。

如果說 Wilson 全書的主題是足球的發展方向是球員朝向universality 發展,那Cox 的主題就是講英超如何逐步逐步由單調的「三英」(英人球員、英人領隊、英式長傳急攻)主宰整個聯賽,演變成今日全世界頂尖名帥聚首一堂的mixer,百花齊放,各出奇謀。

Cox 把英超受外國的影響分成三次潮流,第一次是「外國球員帶起改革」,代表人物就是簡東拿。英超開始的1992年,剛好是足球開始引入back-pass law 的一年,龍門禁止用手接隊友回傳。在這之前,球隊只要進攻不順,就會立即大腳踢回龍門,龍門接球,再從容組織攻勢。新例一開,龍門被迫用腳接球,被對方球員壓迫時烏龍百出,令本來習慣舊例、用回傳龍門拖時候的英甲豪門紛紛大失水準。利物浦、森林和列斯聯在九十年代沉寂一時,就是因為要適應新例。

簡東拿是90年代初英超最具代表性的外援球員,並引領「技術扶貧」的風潮。

豪門失準,而曼聯能在九十年代乘勢而起,就是因為敏銳觀察到新例帶來的戰術需求改變。新例之下,為了保護不擅用腳控球的龍門,球隊都會把後防線拖後支援龍門,令後防線和中場線空間增加。因此像簡東拿這樣的「10號仔」活動空間大增。簡東拿本來不得志於長傳急攻的列斯聯,被費格遜慧眼識英雄引入曼聯,以簡東拿為中心打造曼聯的4411陣型,令整個英超耳目一新。他利用中場和後防之間的空間主宰進攻,時而助攻,時而個人突破,令慣於防守傳統英式中鋒的英超中堅束手無策。流風所及,後來差不多隊隊都學曼聯去買一個「10號仔」,如阿仙奴的柏金、車路士的蘇拿、米杜士堡的祖連奴、曼城的堅克拉錫。甚至在韋斯咸任教、出名不重視戰術的哈利列納也簽下一個葡萄牙的「10號仔」Paulo Futre—不過Futre剛剛來就和列納鬧翻,打了九場就退休了。

個別球員令英超在球場上見識到球員如何利用空間,但帶來的改革終究有限。第二波潮流就是「外國領隊帶起改革」,令球隊整個備戰程序走向現代化。代表人物就是摩連奴和賓尼迪斯。雲加代表第一代的改革,在阿仙奴透過控制營養(食蒸魚、水煮雞、蔬菜,禁止可樂和巧克力),大幅改善球員體能。但摩連奴和賓尼迪斯更是把戰術計算提升到前所未有的細密程度。上一輩的英超領隊,如杜格利殊和奇雲基瑾,都不以分析對手見長,差不多場場都是同一隊人同一種戰術。費格遜只在重要賽事有所變陣,已經足夠他橫掃英超。但摩連奴是完全不同的層次,每一場賽事他都把對手分析入微。當時的車路士球員在每一場賽事的幾天前都收到一份六至七頁的報告,詳細解釋對手的陣型和死球戰術,每一個球員都有簡介。如果需要特別「招呼」某些主力,就連他的傳球、走動習慣也記錄清楚。

賓尼迪斯及雲加對細節的嚴謹追求,帶來又一波英超革新。

在預備賽事的嚴謹程度上,賓尼迪斯亦不遑多讓。2005年歐冠準決賽首回合,摩連奴的車路士迎戰賓尼迪斯的利物浦。賓尼迪斯賽前不眠不休花了二十二小時制訂戰術計劃,務求窮盡球場上所有可能性。比賽最後是0-0,因為雙方每一次的進攻,都被對方扼殺於萌芽之中。兩邊小心翼翼的精密行軍,猶如高手博奕。比賽看似沉悶,但卻代表了當時最高質素的戰術交鋒。九十年代這種博奕只會在意甲球隊之間發生,而當年首次發生在英格蘭球隊之間,充分反映英超在戰術層面的進步。

在球員技術、領隊戰術規劃都有所進步後,就需要一個統一的哲學去統合一個球隊的風格。因此第三波的潮流就是「外國哲學帶起改革」。代表人物就是哥迪奧拿的全能足球。2008-2012年,哥迪奧拿的巴塞隆拿橫掃天下,兩敗曼聯,震撼英超。哥迪奧拿並不像一個領隊,更像一個哲學家,總是強調巴塞那套以控球為先的全能足球哲學。流風所及,遂影響不少英超球隊發掘自己的「哲學」,甚至轉而學習巴塞。黑池、史雲斯都徹底「巴塞化」。「控球為先」成為一時無兩的風氣。09/10球季,英超有八隊球隊傳球成功率低於70%。兩季後,只剩下史篤城傳球成功率仍低於70%,而史篤城相比兩季前也增加了7%的傳球成功率。這不是個別球員的打法或個別領隊的管理方法受模仿,而是整個聯賽的哲學都受到改變。

哥迪奧拿的控球哲學能否在英超落地生根?

更有趣的是,哥迪奧拿的影響令一些球員名聲突然大爆發。史高斯雖然擅長傳球,本來因為個性低調,名聲不及林柏特和謝拉特。而且林柏特和謝拉特的傳統box-to-box英式中場的形象,亦更合英人喜好。然而在史高斯生涯末年,遇上哥迪奧拿帶起的控球風氣,他的長傳、短傳、控制節奏、作為deep lying playmaker 的能力,突然成為球壇的中心。當強如沙維都對史高斯推崇備至,英格蘭人如何不懷疑自己有眼無珠呢?環觀同期英人,碧咸、林柏特、奧雲等在生涯末年都不得不黯然離開主流球壇,而唯獨史高斯即使到生涯最後一年仍然名滿天下,這都得益於哥迪奧拿帶起的控球潮流。

哥迪奧拿的控球哲學,在英超產生羅渣士、馬天尼斯等信徒。而這只是開端,雲尼亞里學習馬體會放棄控球的防守反擊,高普和普捷天奴帶起的高位壓迫,令英超到今天呈現百花齊放的局面。論個別球會實力,英超或許仍不及西甲、德甲等,但論競爭激烈,則無出英超之右了。每一星期的對碰都令人難以預測,這就是英超的魅力所在。

如欲優先下載《體波台》、《Stretford End》、《The Boot Room》及《Invincibles》等多個足球評論節目,請加入體嘢贊助會員計劃。方法如下:
1. 下載Patreon手機程式及開通帳戶;
2.搜尋體嘢專頁(patreon.com/sportsyeah)並訂閱體嘢;
3.支付5美金月費(相等於39港元)。

您可能也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