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SportsYeah 體嘢

小心分析: 環顧歐洲四大聯賽的限制外援政策; 大膽假設: 脫歐後的英超前境 | Nic

Note: (本文與英文網站Bundesligafanatic.com 的”Does the Bundesliga Need to Limit Foreign Transfers?”及”探討英超/意甲/西甲對限制非歐盟外援和保障本土年青球員的政策。德甲又是否有需要改革?”出於同一作者)

隨著去季表現出色的法蘭克福左閘奧薛比卡(Bastian Oczipka)加盟了史浩克ok,法蘭克福出現了一個有趣的狀況,就是他們連去季唯一有穩定正選上陣的德國籍球員也賣走了。根據transfermarkt.de堤供的資料,法蘭克福去季只有18.2%的總上陣時間是屬於德國籍球員的,位列全德甲的榜末。而已經降了班的恩高斯達特和還在德甲競逐的奧格斯堡,其實也只有可憐的19.9%和24.1%本土球員使用率。

現時德甲的本土球員使用率為47.2%,在歐洲四大聯賽中排第二。雖然遠超英超的32%和力壓意甲的41.3%,但落後西甲(56.2%)頗遠

類似情況,在德國國家隊的最黑暗,最青黃不接的時期也出現過。2001年4月6日,當時還在德甲的科特布斯(Energie Cottbus)在對禾夫斯堡的比賽中,曾排出全外援的十一人正選名單。這是德甲史上的首次出現全外援正選陣容

現時,德甲有兩支近似極重用本地兵的球會弗賴堡(75.9%)和賀芬咸(71.3%),平均每場有多於8名德國籍球員獲得正選機會。而有趣的是,兩隊去季都因成績出奇地優異而得到了歐戰席位。而去季成績也令人喜出望外地得第五的科隆,平均也有60%的本地球員使用率,即近7名本地球員。


而近三季解散了球會預備組的利華古遜,也有不少年輕球員在U19青年軍後直接打入球會的一隊。這當然有好有壞,年輕的球員如果在一隊得不到上陣經驗,就基本上沒有比賽機會;也有很多青年隊球員在超齡踢U19聯賽後,便需要立即離隊他投,只有部份在青年聯賽已經顯露潛力的年輕球員才能上一隊。但利華古遜在去季也發掘了年輕的右閘軒歷捷斯(Benjamin Henrichs)和17歲天才攻擊球員夏弗斯(Kai Havertz)上一隊,二人也可以在利華古遜的一隊嶄露頭角。

同樣解散了預備組的有萊比錫和法蘭克福,但實質的作用還需要多加觀察。萊比錫今季便有兩位2000後的年輕人上了一隊,如二人得不到上陣機會也可以在U19聯賽上陣。

但德甲近幾6季的外援使用率有上升趨勢,這跟聯賽的競爭性有關,成績行先,年輕球員除了球隊有傷病否則都無機會。青訓系統是一件事,但亦有人提出是否有限制外援的餘地? 英超/意甲/西甲,都對限制非歐盟外援和保障本土年青球員都有不同方法,就是德甲沒一個正規系統去實施。
人們常常說亞洲(日本和南韓)和非洲球員總愛加盟德國球會,其實這只是事實的一半。原因是德甲到現時也無限制非歐盟外援的政策,加上德甲球會除拜仁,萊比錫和多蒙特外普遍財力都一般,增援時常考慮便宜的亞洲和非洲球員,這也影響德國本土球員上陣的機會。


這是2014/2015賽季的本地球員使用數據,其實各大聯賽均有上升趨勢

我們現在看一看四大聯賽限制非歐盟外援的不同政策:
[英超的“工作證”和”17+8″政策 ]

非歐盟球員在英格蘭正式比賽中上場需要取得“工作證”,並且英超每支球隊只能注冊25名球員,其中必須有8名本國青訓球員。
*具體到來英超踢球的非歐盟球員來說,必須同時滿足以下條件:
1.過去兩年為國家隊出戰他有資格參加的至少30%的國際A級賽事;
2.他所在的國家隊過去兩年的FIFA排名平均位列世界前50位。
如果無法滿足上述條件,申請工作証被拒絕之後可以提起上訴,由政府部門裁定該球員是否適用於“特殊天才條例”:如果該球員屬於特殊天才(special talent),並且可以為英國足球頂級聯賽的發展作出顯著貢獻,則也可以獲得工作證。以特殊天才條款來到英超綠茵場的例子有車路士的韋利安。當時韋利安僅僅代表巴西國家隊有過兩次參加A級賽事的經歷,遠遠達不到近兩年代表巴西參賽30%的要求。但車路士在韋利安的工作證申請被拒后提出上訴,稱巴西國家隊實力強大且人才濟濟,如果韋利安不是代表巴西效力肯定能成為國家隊主力。勞工部認可了以上表述,並且認為韋利安符合能為英超發展作出貢獻這一條件,從而才向韋利安發放了工作證。

而英超報名的25人名單中,必須包括8名本國青訓球員。本國青訓球員按照英國相關規定為:在15歲到21歲期間,效力於英足總或威爾斯足總所屬球會達到3個賽季或者36個月,是否為本國國籍則完全沒有關系。由於不少外國籍球員也能被列入”本土青訓球員”,所以國家隊從前一直沒有受惠。

21歲以下的球員不需要報名也能直接參加英超比賽,但是如果8名本國青訓名額不足則必須削減報名人數。例如2011-2012賽季的阿仙奴,由於只有迪左奴、傑比斯、桑治、門將文路尼和禾確特這5名超過21歲的本土青訓球員,所以在英超報名中只注冊了22人。

非歐盟外援要幾經辛苦,拿得工作證才可以加盟。洛荷和韋利安便是例子

[西甲的“3名非歐盟外援限制]
西甲每支球隊只能注冊25名球員,其中最多只能有3名非歐盟球員。(ACP聯合國*除古巴外的78個成員國以及俄羅斯、土耳其兩國球員不佔非歐盟名額)
*在2000年,歐盟與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國家集團(簡稱ACP)簽訂了《科托努協議》,給予該聯合國成員國的公民在歐盟境內與歐盟公民同等的就業條件。2006年,西班牙議會通過了這一協定。次年,西班牙足協宣布從2007-2008賽季開始ACP成員國球員不再佔用非歐盟名額。
ACP聯合國目前包括79個成員國(非洲國家中不包括利比亞與埃及),但古巴未參與簽訂《科托努協議》。此外,由於互惠政策,土耳其與俄羅斯球員在西甲也不佔用非歐盟名額。

[意甲的“1+1引援限制]

意甲聯賽球隊每年只能從本國以外引進2名非歐盟球員。

從2002到2008年的6年時間裡,意甲的球隊每年只能從本國以外引進1名非歐盟球員。

在2006年世界杯奪冠、2008年歐錦賽八強十二碼敗給後來奪冠的西班牙之後,意大利足協於2008-2009賽季修改了非歐引援限制,意甲球隊可以每年從國外引進2名非歐盟球員。
這2個非歐球員引援名額中,其中一個沒有任何限制,另一個必須本隊中有1名非歐球員合同到期離隊或者轉會到意大利之外才能被激活。
2010年意大利國家隊兵敗南非之後,意足協將非歐引援名額又降回了1名。短短一個賽季之後,由於各意甲球會在歐戰的集體潰敗和多簡球會的聯名請願,意足協再次將限額改回了前幾年的2名。

而足協對國外非歐引援的限制,旨在保護本國球員的成長,但也對意甲球隊提升競爭力帶來了巨大的阻礙。面對這樣的政策,希望引進更多優秀非歐球員的意甲球隊往往會採取一些非正規的方法。


現在意大利足總主席泰維基奧也表示想效法英超採用”工作證”政策限制外援,甚至提出”6+5″政策(所有意甲球會的正選名單要有最少6名本土球員),但該政策和歐盟條例有抵觸(因為歐盟國的人民應該可以在各個歐盟國有同樣的工作機會,不能因國籍而被剝脫工作機會,足球工業亦如是),所以泰維基奧的”6+5″夢想很可能要落空。

[而德甲呢?]
德甲沒有報名人數限制和注冊要求,但必須保証有8名本土青訓球員,其中至少有4名為本隊青訓球員。聽落好像和英超差不多,但由於德甲球隊在注冊人數上限高達50人(英超和歐洲賽則限制了25人的注冊名額),要有8名本土青年球員在50多人的大軍名單根本不是問題,但卻保障不了他們的上陣機會,原因是每隊均可注冊多達42名外援在球隊的大軍名單。這8名本土青訓球員在陣的政策其實漏洞重重,名存實亡。
正是因為德甲對非歐球員幾乎沒有任何限制,大部分難以前往其他歐洲聯賽效力的亞洲球員,往往將德甲選擇其為登錄四大聯賽的第一步。
與此同時,德國足協對德甲、德乙球隊的青訓有著極其嚴格的規定。德甲俱樂部的青年隊必須至少配備3塊專業的訓練場地,至少擁有3名青訓隊教練和1名門將教練,必須有專門的隊醫和醫療室。如果達不到以上要求,將直接被取消德甲參賽資格。

德甲因沒有任何對非歐盟球員的限制,成為亞洲球員的天堂,日本和南韓球員也直接受惠,但也間接影響了年青球員的機會
德甲現在競爭越來越激烈。即使不計拜仁,也會有傳統勁旅如禾夫斯堡,利華古遜,史浩克04, 慕遜加柏甚至多蒙特等競逐歐聯資格,他們用新人時較小心役役能理解(傷病潮時能上陣又是另一因素)。以往德甲的模式是中下游球會作培育本土新人,他們成熟後高價賣掉;但現在連小規模的球會,為了”即食”,也用低價錢買廉價的非歐盟外援了。像奧格斯堡,緬恩斯和已經降班的恩高斯達特等,都不太願意用本土的年輕球員在正選名單,更傾向使用外援,又如何培育呢?

其實,德甲在限制非歐盟外援的處理方面,自2000年的大改革後絕對要有更新的需要。

[脫歐後的英超]

如果英國在脫歐後,勞工處的工作證制度需要大調整,並要求一眾歐盟國的球員達到工作證的標準才能登陸英超。受惠的,其實從來都只是英超的七支大球會。Big 6再加上愛華頓有足夠的財力買入合乎工作證要求的外援,但向來要向邊緣國腳或小國球員埋手的中小型球會在引援方面便遇上重大難題。結果便會是7大球會與其他球隊的距離越拉越遠了。

英超的工作證制度在脫歐後能否保留? 其實筆者並不樂觀。原因是英超的工作證制度是不能和英國勞工處在其他工業的工作證制度太大出入的。所以,當其他歐盟國人民在其他領域都需要以”外勞”身份達到工作證的要求,足球界也不會倖免。畢竟,足球是不能凌駕政治的。

即是說,法國、西班牙、德國、比利時及葡萄牙等足球強國的球員,在未來登陸英超只會越來越難,因為脫歐後他們將不會再被視為”自己人”。


英格蘭足總未必會介意這結果的,反正足總主席戴克(Dyke)一直都希望英超能提高本土球員的上陣比例,甚至曾經建議有現有的”17+8″制度改為”13+12″,即每隊注冊的25人中要有12名本土青訓球員。但由於英超球會一直拒絕,所以足總主席戴克的一連串建議都被無視多年。現在又是否是改變。

以往在英格蘭球壇甚吃香的法國和西班牙外援,達到國腳級數的固然加盟英超豪門無難度,反正大球會有的是金錢。而非常規國腳或年輕的球員想來英超加盟中小型班,其實也並非無辦法,但很視乎英國的勞工處會否在“特殊天才條例”這一項網開一面,畢竟界定一位年輕球員是否”特殊天才”是很虛無飄渺的。

也可以預期,英國勞工處會在英國脫歐後的初期,不會對外援限制擺出一副太強硬的姿態。會給各球會一段適應期,之後才逐步將政策收緊。否則,脫歐後的英超便有多達332位的外援在一夜間便因未合乎工作證條件需要立即離開英國球壇,這會引來極大混亂。相信即使英格蘭足總有多麼希望本土化,他們也不想這混亂出現。

雖然,法國人、西班牙人和比利時人需要工作證才能登陸英超,但要取得工作證所需要的國際賽條件均由勞工處所訂。如果,在開始的時間英國勞工處不要求只有世界排名前50國家的球員才獲得工作證,再將排名加到100,相信這對英超已經幫助不少。

“特殊天才條例”和英國勞工處的取態,都會是英超中小型班如何引入海外球星增強實力的關鍵。

​著名的瑞士足球研究機構CIES公佈了2016年夏天的轉會分析,發現英超球會去年夏天的轉會中有46.8%是來自海外球會的,遠超歐洲其他四大聯賽。(詳見:http://www.football-observatory.com/IMG/sites/mr/mr18/en/)
有趣的是,儘管意甲都有很大的外援比例但在2016年夏天就只有37.7%的海外收購。

自去年英國宣佈會脫歐後,其實英超球會在海外引援上做得更積極。不少英超球會都希望在全新的工作證政策推出前,可以在引援方面採取主動,否則之後的情況很不明朗。


而之後的轉會市場? 在新政策下,優質本土球員更被重視的情況下,英國籍球員的轉會費和人工將會再次飆升。這會阻礙他們外流的意慾,像中超和俄超近年球員的取態一樣,很多本土甚至安樂地坐在後備席不願出國接受新挑戰,有護照便有高薪也令一眾球員欠饑餓感。
這情況更多會在大球會發生,因為能負擔星級球員轉會費的大球會給本土球員成長的空間向來不大,他們也沒有這責任。

如何避免踏上中超和俄超的路,和控制Big 7和中小型班之間的距離,會是英超在脫歐後要深究的大難題。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