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眼界大開的足球著作:《足球經濟學》 | Nic

沒有比賽實戰經驗的「數據派」和「學院派」,在運動場外爭論不休。以棒球作例子,他們的「賽伯計量學」把各數據收集、分析及評估,甚至引申一些全新的統計,來優化現有的數據系統。由荷里活巨星畢彼特(Brad Pitt)主演的電影《點球成金》(Money Ball),便是一部關於職業棒球的體育電影。但是它的主人公並非是棒球明星,也不是他們的教練。畢彼特(Brad Pitt)飾演的比利·比恩(Billy Beane)是奧克蘭運動家棒球隊的總經理,他在2001年起便採用統計和數據分析的方法,從而運用最少的資金購買配置那些被其他球隊低估的球員。儘管新的方法受到不斷的指責和反對,但是最終他還是讓這支「怪異」的團隊贏得了一場又一場的勝利。

用深入的數據分析來評核及預測球員和球隊的表現,當然各有見解。但現實是,這種方式不只普及於棒球這項目,甚至在其他運動也取得一定的成功和認可。值得留意的是,足球是其中一項最不接受深層量化數據分析的體育項目,傳統因素當然是一大原因。

這次推薦的《足球經濟學》是一部以數據角度看足球的著作,當中也涉及了足球與社會學、經濟學及心理學的關係。兩位作者分別是英國金融時報的體育傳欄作家西蒙·古柏(Simon Kuper)和倫敦城市大學卡斯商學院的院長及經濟學教授史堤芬·施曼斯基(Stefan Szymanski)。這著作風格與英國金融時報的專欄近似,都是具宏觀分析而且具權威性的。雖然這是一部非常學術性的著作,但讀者並不會感到長達306頁的《足球經濟學》太沈悶。書中有很多不同的數據分析,即使是多學術性的題材也能深入淺出。《足球經濟學》深入探討了英格蘭和巴西足球的發展。而西蒙·古柏和史堤芬·施曼斯基的理論核心,是世界球壇「歐陸化」的重要性。

足球經濟學的原版,後來翻譯成多國文字

巴西是傳統足球強國,但1970年世界杯比利助他們奪冠後,他們也需要24年才能再奪世界杯。有論者認為巴西在1994年世界杯奪冠,正正是以「歐陸化」的踢法取得成功。在探討巴西足球的部分,他們一再強調巴西足球在「後比利年代」的成功不僅僅是來自既有技術優勢,更是因為他們與歐洲足球的差距縮減了。書中指出大眾對巴西球員崇尚「個人主義」的印象,其實是錯誤的,原因是他們也在長達24年的世界杯冠軍荒中開始學習把球隊系統化,和慢慢引入一些科學和數據的分析。這也是巴西足球能在90年代起再次起飛的原因。而英格蘭在各項研究中被發現,其實開始步向”歐陸化”的道路比巴西更要遲,也是他們自1966年後一直與大賽冠軍無緣的一大理由。歐洲足球以及「歐陸化」的軸心是西班牙,他們在千禧後的成功並非偶然。

除了「歐陸化」,《足球經濟學》也深入探討足球人口、經濟與國家足球的關係。他們指出,當大家一次又一次認為英格蘭國家隊的成績是令球迷失望的同時,其實綜合英格蘭的足球人口比例、人均收入和國家經濟等作考慮,其實英格蘭一直的表現和成績比依據經濟數據所預測的為佳。換言之,英格蘭其實從來不應令球迷「失望」。作者作了很多研究,最後結論是挪威是世上足球人口比例最高的國家;從宏觀角度看,洪都拉斯在足球界的成績是最令人驚喜和振奮的,考慮到他們的國家資源、政策、足球人口比例,他們和不少足球強國相比其實更出色,更超出應有預期(Overachieve)。

而作者也有用經濟數據解釋各足球強國的優勢,筆者認為最有趣的反而是作者預測中國和美國足球發展的部分。英格蘭無論在草地足球場的供應量、足球教練的人數及足球人口的比例皆未如人意,這都是該國未能成功的主因。

兩位作者認為英格蘭足球的成績「欠佳」,是基層足球出現問題。如果以宏觀的經濟數據看英格蘭,他們的成績和表現已經輕微超出應有的預期。

由於兩位作者都是英國經濟學的泰山北斗,也用上不少的經濟和金融的術語解釋足球。讀者以宏觀角度學習足球發展和歷史的同時,其實經濟和金融方面也能長知識。他們認為足球的數據及表現分析,與金融界的「定量分析法 (quantitative analysis)」原理大同小異。原來金融界常用的套利(arbitrage), 其實在足球世界中也極為流行。所謂「套利」的定義是指投資者或借貸者同時利用兩地利息率的差價和貨幣匯率的差價,流動資本以賺取利潤。通常指在某種實物資產或金融資產(在同一市場或不同市場)擁有兩個價格的情況下,以較低的價格買進、較高的價格賣出,從而獲取低風險的收益。作者以近代的里昂丶90年代的阿積士和70年代的諾定咸森林為例子,詳盡地解釋兩家曾經瘋魔歐洲球壇的球會如何以套利的方式在轉會市場以至球場上取得成功。

經濟學常用的效率市場假說 (Market Efficiencies hypthesis),也是在足球界最常出現的。當價格完全反映了所有可以獲得的信息,那麼就稱這樣的市場為有效率的市場。當一個市場有著獨有的優勢,人們便會希望到這裡找好處或作參考,直到該市場再沒有特有優勢為止。作者以烏拉圭和荷蘭足球的足球作例子,多角度說明為什麼他們是屬於「沒效率的市場」,從而講解他們為什麼和昔日的光輝日子相距越來越遠。而從效率市場假說中,作者也說明瞭為什麼規模小的球會越來越難在歐聯取得成功。規模小的球隊以往的優勢現今已經蕩然無存,因為他們已經身處「沒有效率的市場」,而豪門已經瞭解他們的運作模式。

兩位作者,英國金融時報的體育專欄作家西蒙·古柏(Simon Kuper,左)和倫敦城市大學卡斯商學院的院長及經濟學教授史堤芬·施曼斯基(Stefan Szymanski,右)

書中作者帶出了令人爭議的一點 :「球會的工資開銷越高,球隊的成績越好」。但如過從經濟學的效率工資 (efficiency wage)來看,這並非事實的全部。 2013年昆士柏流浪的例子已經說明,他們有著極高的工資預算,卻以降級收場。事實上,英超各大球會無不有年輕球員在簽訂職業合約前,要求比學徒高出10倍的薪水,但是他們又是否能令球隊成績有所改善? 而近年英超球隊也有很多高薪、高轉會費的失敗個案,他們根本對球隊戰績毫無幫助。

2015/16年球季,英超冠軍李斯特城的工資預算為6600萬鎊,是曼城和曼聯的三分一或以下。目前工資預算第三高的車路士和第六高的熱刺,在聯賽力壓群雄。工資預算第十高的新特蘭(6830萬鎊),則鐵定下季降班至英冠。這讓我們相信,工資多寡與球隊成績並沒有絕對關係。

而書中有另一有趣的觀點:英超有二十家球會。假設整個聯賽的總工資為100%,每家球會理應平均佔整個聯賽的5%。如果某球會工資預算是整個聯賽總工資的5%以內,但排在聯賽的前十名,該球會教練的表現是「超出聯賽的預期」。我的感覺是,英超前6的球隊都佔了整個聯賽總工資的近45%,所以5%的工資比例在聯賽能有前十其實不困難,因為英超有12隊的工資比例是5%或以下的,因此每季應至少有兩隊在首十行列。

球會的工資支出會否和戰績成正比,到今時今日也是熱門論題。

這部著作在2009年出版時,被譽為「足球界最革命性的書籍」。兩名英國的經濟界巨人,以數學和統計學作根基,以足球混合經濟學、金融學的理念寫下了這巨著。第二部分「為什麼英格蘭總是輸?」,以多角度解釋英格蘭基層足球的問題,說明他們國家真正要爭取的是學術、場地及教練制度的結構性改變。當大眾運在抱怨「英格蘭足球令人失望」,英格蘭的年輕球員得不到上陣機會的同時,作者指出以英格蘭現有的經濟環境、國家配套和政策,其實英格蘭足球的成績和發展已經是超出應有預期地好,但必須要解決結構問題才能令英格蘭重拾昔日光輝。其他國家也非常值得作參考。

這部具豐富學術性和娛樂性的著作,雖然尚不能完全解釋和涵蓋足球界的一切問題,但用宏觀角度看足球,令讀者和球迷學會對足球開拓新視野、引起獨立思考。而且,有不少讀者閱過此書後對足球的數據分析產生了興趣。這部著作的多個論點和議題,直到今時今日依然被坊間多番考察、討論,可見它對足球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