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環背後,意大利的新老交替問題|甘@體波台
賽前備受爭議,被認為是「平民」的意大利踢出眼前一亮的防守藝術足球,讓世界球迷大跌眼鏡,雖然最終飲恨波爾多,但已盡獲好評。意大利的歐國盃之路落幕,光環背後,迎接的是新舊交替問題。
回歸原點——整體攻守平衡、紮實防守根基、簡單直接反擊,是今屆意大利的亮點,亦是意大利接近100年以來堅守的球風。意大利今年正選陣容是24隊中年紀最大,一眾老將巴沙利、迪羅斯及莫達勢必退出國家隊,其餘正選主力球員:柏奧路及基亞卓尼利年過30,預期慢慢淡出國家隊。前場組合柏利及艾達,又非球會必然正選,在球會前途成疑問。柏奧路今屆臨危及命,本身已非首選,中場中路新星湧現,難以競爭一朗位;基亞卓利尼前途未卜,是否仍在英超浮沉或繼續在博洛尼亞度過遲暮之年,相信自己本人不知。柏利跟隨恩斯朗奴高文到愛華頓的機會相當高,愛華頓充滿野心下勢大規模擴軍,如要提升球隊競爭力,相信柏利難以成為球隊進攻核心或長期正選;艾達在國際米蘭表現浮沉,自從蘇寧入主後更有傳成為交換至中超的籌碼。他們的價值不在於擁有強大的個人能力,集體意志、戰術執行才是其特點,亦是傳統意大利球員的本質,所以此四人在球會上需要極嚴密的戰術佈置才可發揮出最大功用及保持狀態。未來兩年會否跟隨球隊至俄羅斯,實不樂觀。
柏利能否在30歲後再闖新天?
如何打造球隊的風格,及有效運用新生代及發揮最大潛力,是新帥文杜拉面對的最大問題。近年評論指意大利十年期間青訓出了大問題,缺少了過往如巴治奧、馬甸尼、簡拿華路、托迪或迪比亞路這些標誌性人物。然而,即使意大利缺少上述具星味的球員,但卻可以保持出產一些具戰術頭腦的球員,這歸功於意大利青訓在2000年初,仍保持一直強化幼童成長時注重戰術的理念。近年意大利青訓步向危機的,並非沒有新血,而是不少球會逐漸放棄傳統的戰術訓練,改為塑造球員特點為先。現時意大利國內新星湧現,艾沙拉維、恩施尼、佐真奴、貝拿迪斯治,甚至一些小國腳如貝拉迪、卡達迪,在球會的表現都是可依靠及具潛質。不過,他們受到己身球隊的風格影響,強調地面傳控、小組滲入和前場反搶,與干地今年復古的傳統足球是截然不同。2006年世界盃後,鄧納東尼接替納比,大打進攻足球。不過當時意大利缺乏技術含量高及幹勁的球員,在中前場的運轉及節奏慢之下難發揮應有水準,是一次錯配。2010年世界盃納比回巢,或許是冠軍教練的偏執,沒有好好地做到新舊交替的過渡,以至2012年柏蘭迪利,結合了鄧納東尼的進攻球風及傳統意式防守,相對然而是較成功。文杜拉上任的最大挑戰,就是如何在這些成功和失敗的經驗下取得教訓,能否好好地從球員的特點之間取出平衡處及發揮,為自己的國家隊制訂一套戰術理念,而不是盲從或堅持在陣式上的演練,這絕對與他過往在卡利亞里、烏甸尼斯或拖連奴是另一種的過程。
文杜拉充滿挑戰
傳統往往是創新的包袱?──在意大利這個歐洲文化歷史的搖籃,優良戰術素養底蘊傳承下,堅持傳統或許可以使這個國家的足球更進一步,踢得另一番悅目,表現出自己的風格。誠如意大利浪漫主義詩人Pietro Leopardi (1798-1837)之言,”Every generation is believed the better than us, on the other hand, to believe in continuous progress and improvement.”